-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防风的介绍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中药名。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什么是防
风?防风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防风的资料,欢迎阅读。
防风的介绍
防风,中药名。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是一种药
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
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
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入药部位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性味
味辛、甘,性微温。
归经
归膀胱、肺、脾、肝经。
防风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主治
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相关配伍
1、治一切眼疾:蕤仁(去油)三钱,甘草、防风各六钱,黄连五钱,
以三味熬取浓汁,次下蕤仁膏,日点。(孙氏《集效方》)
2、骨蒸烦热及一切虚劳烦热,大病后烦热,并用地仙散:地骨皮
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每用五钱,生姜五片,水煎服。
(《济生方》)
3、小便淋涩:三物木防己汤∶用木防己、防风、葵子各二两。咀。
水五升,煮二升半,分三服。(《千金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克。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禁忌
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发痉、阴虚火旺者慎用。
炮制方法
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生理特性
防风为多年生草本,高30-2000px。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
淡黄桂冠色,根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花期8-9月,果期
9-10月。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宜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
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酸性大,粘性重的土壤
中种植。
产地
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等地。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三十六般风,去上焦风邪,头目滞气,经络
留湿,一身骨节痛。除风去湿仙药。”[1]
2、《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
邪。”
3、《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防风的功效作用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防者御
也,其功疗风最要,故明防风。
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均为野生。
别名: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单一,根头部有纤维状棕黄色粗毛。
根生叶有长柄,基部稍抱茎,叶片三角卵状,二回或近三回羽状分裂。
茎生叶较小,生于叶鞘上。复伞形花序,顶生。花白色,双悬果。
产地:1、东防风生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
2、西防风生产与内蒙、河北。
3、水防风生产于河南郑州、洛阳汜水等地。
性状鉴别:东防风:圆锥形,长约20~50厘米,直径约1厘米。
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顶端钝尖,有密集的细环节如蚯蚓,俗称“蚯
蚓头”或“旗杆顶”。细环节上带有部分黄色纤维状毛须,系叶基部
残存的维管束。细环节之下多纵皱并有横长皮孔。质松脆,易折断。
断面中间有黄色圆心(木质部),心外有棕色环(形成层)、最外层淡棕黄
色(皮部),有裂隙。微有香气。味甘后微苦。
西防风又名口防风,形态基本与东防风相同,唯顶端环节较小,
残存维管束较多(俗称扫帚头),皮色较浅,纵皱较多。断面及气味亦与
东防风同。
以上两种均以根条肥大,平直,皮细质鞣糯,断面黄白色,中心
色黄,显菊花心者为佳。
水防风:又名汜水防风。细长条形,弯曲不整,长约15~25厘米,
直径约0.5厘米。表皮土黄色,顶端有短芦,下多纵皱。少有小歧根及
微凸起的须根痕。质柔韧易折断,断面淡棕黄色,有黄色圆心,味甘。
以条长均匀,不带芦头,体柔,断面黄白色,中间有黄色花纹为
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甘露醇。
药理作用:1、发汗解热,动物实验已证实有中等度解热作用。
2、镇痛。
3、利尿。
4、抗病毒作用,动物实验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