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季养生法则2017.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夏季养生法则2017

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

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黄帝内经》

在描述夏天的节气特点时,这样写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

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

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夏季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中医夏季养生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

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

 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

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

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在谈到夏天如何养生时,汪绮

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这里

再清楚不过地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

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

体内的阳气,即《黄帝内经》里所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

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中医认为,暑

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这是它的病理特点。暑邪侵入人

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津

伤时,即见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如

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可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偿的限

度必然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

的症状,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由此观之,夏季防暑

不可等闲视之。

 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

雨。人们所说的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这个季节里空气中湿度最大,

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

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

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

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

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

肢不温。尤其是脾气升降失合后,水液随之滞留,常见水肿形成,目下

呈卧蚕状。

 中医还认为,湿邪重浊,故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头重如裹

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病损往往着而难易,若其侵犯肌肤筋骨,每每

既重且酸,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一般他说,湿邪为病,病程较

长,如湿温病,常有如油入面难分难解之临床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

肤,关节所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内湿病常见其病理性产物

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之渗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粘而

腥臭。因此,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秽浊。

 由于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

始。临床所见之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带下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物体潮

湿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体有直接的

影响。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

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倍

增;而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

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

生胃肠炎、痢疾等。若湿度太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从

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不仅如此,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

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

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

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要重视防

止湿邪的侵袭。

 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一定要注意保

护体内的阳气,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夏养阳,那么,在夏天又

怎样注意保护阳气呢?

 首要的一点是,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

天乘冷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

虚而入。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不少农村地方喜穿兜肚,是

很符合养生之道的。《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

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亦指出:

不得于星月下

文档评论(0)

134****79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