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日养生保健小常识.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夏日养生保健小常识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

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

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

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

续开发和研究。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

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

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

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蠧物……以莽草熏之”;“壶涿氏掌除

水虫”,使水清洁。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当时的史书

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候治病,

指出晋候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

康的关系。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

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不但是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

长于养生之道。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

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压精,脍不厌细。食壹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

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

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

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论语。李

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

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

见解。《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

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

气。”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

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

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地要光明坦荡。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

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二、中医养生的历史

秦皇、汉武,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求者。因而,社会上出现了一批

自称持有长生术的方士和得到的神仙,道家也得到很大发展,以后更益以

佛家。于是,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之类养生之书,充斥天

下。就拿《汉书·艺文志》来说,把医书列为方技类、下分医经、经方、

房中、神仙、四种,前两种合计18家,400多卷;后两种其数相若,可

见当时影像之大。张仲景不但是个临床专家,而且也很重视养生,他曾抨

击那些平时不注意摄养身体的人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

精究方术,上以疗君救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

生”。至于具体的养生原则,他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

曾提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导引、吐纳”、“房室

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以及“饮食禁忌”

等等,都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华佗不但是个一专多能的外科专家,他对养生学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他主张积极的体育锻炼,认为是却病延年的重要途径。他对弟子吴普说: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他根据古导引法,创造出“五禽戏”:“一曰虎,

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华佗坚持作五禽戏,“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吴普仿之,“年九十余,

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师徒二人,都是养生有道的光辉范例。

三、现代医学的冲击

辛亥革命后,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颁布的学

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这针对的只是西医,因为只

有西医有专科学校,而中医是师徒传习的。因为条例中完全没有涉及中医,

各地中医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扬州中西医学研究会创始人袁桂

生首先公开批评北洋政府的医学教育政策,并指责清末民初两次制订学制

都以日本体制为蓝本,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就已推行废除中医的政策,

文档评论(0)

166****93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