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第八章礼治秩序批注阅读.pdf

乡土中国第八章礼治秩序批注阅读.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土中国第八章礼治秩序批注阅读

礼治秩序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

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

楚。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

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

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

非没有人的因素。(“礼治”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

概念,儒家重视礼乐制度,强调“礼”对人的规范。“法治”是借

助法律来维持社会统治,重视“法”对人的规范。因此,“礼治”

和“法治”核心都是人,都属于“人治”的范畴。)

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他们注意到在

应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

法官的解释的对象虽则是法律条文,但是决定解释内容的却包

含很多因素,法官个人的偏见,甚至是否有胃病,以及社会的

舆论都是极重要的。于是他们认为法律不过是法官的判决。这

自是片面的说法,因为法官并不能任意下判决的,他的判决至

少也须被认为是根据法律的,但是这种看法也告诉我们所谓法

治绝不能缺乏人的因素了。(法治也需要人的参与,例如公民

参与选举、人大代表参与宪法修订等,都离不开法律意义上的

人——“公民”。)

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

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

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

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

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

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

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古代自汉武帝“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其实都在遵循“外儒

内法”的政治原则,以儒家礼乐道德引导人的自律,同时又实

行刑法制度作为人的他律。)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

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

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

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单纯依靠最高

统治者(如皇帝)的好恶来统治百姓,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矛

盾,商纣王、隋炀帝等亡国之君的暴政先乱在无视礼法。)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

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费孝通

先生此言一针见血,点明“人治”和“法治”辨别的重要依据。例

如审理罪犯的虽然是法官,但他依据的是法律,仍然是“法治”,

而非“人治”。)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护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现代社会秩序的维

护。但是,区别并不在于当地社会“无法无天”或“没有法律”。

有些人确实这么认为。说回道理,老子认为只要把共同体的范

围缩小,在鸡犬不和的小而稀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是不需要外

力来维持的,仅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者良心就可以和平相处。这

种想法不仅限于老子。即使在现代交通下,当世界经济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时候,美国大多数人奉古典经济学中的自由竞争理

想,反对人为的“计划”和“控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是认为在

自由竞争下,他们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梳理出一个道

德的经济秩序。(“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价值规律,“看得见的手”

是政府干预。“看不见的手”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

的经典理论,主张市场经济应以自由市场价值规律为基础。

1929-1933年,美国“华尔街事件”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推动

了“凯恩斯主义”的出现。1936年,凯恩斯主张加强政府对经

济的干预,用“看得见的手”增加“贸易顺差”,逐步解决经济危

机。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爱因

斯坦的相对论,被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无论

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都有人认为“无政府状态”是最理想

的状态。当然,所谓的“无政府状态”绝不等于“混乱”,而是一

种“秩序”,一种没有法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一个没有

规则治理的社会。然而,农村社会并不是这样的社会。我们可

以说这是一个“无法”的社会。如果把法律限定为国家权力所维

护的规则,“不能”并不会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村社会

是一个“礼治”的社会。(亮作者的观点,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

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

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

文档评论(0)

159****98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