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练习

1.隋唐时期创立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授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政论家认为,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

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 D.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3.“这一制度甚至还赢得现有秩序中低阶层的支持,因为出身低微的人总算是有可能通过进士考试最终成为皇帝的大臣。”该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4.“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抨击了当时社会

A.选士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唐代中期实行赋税改革,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新的赋税制度是(???)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均田制 D.井田制

6.伏尔泰曾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

A.提高了官员的道德素养

B.有利于官吏选拔的公平公正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D.有利于官员创造意识的提升

7.“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有此认识的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8.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是(??)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9.选官制度是巩固统治的重要举措,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其演进过程正确的是

A.察举制一世官制一科举制一九品中正制

B.世官制科举制一一察举制一一九品中正制

C.九品中正制一察举制一一世官制一科举制

D.世官制一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10.吕思勉为晋朝惋惜“然而大权始终为自北南迁的贵族所把持,使宋武帝(出身贫寒)一类的人物,直到晋末,才得出现于政治舞台。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造成这一损失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1.中国古代有一制度“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该制度发源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元

12.如图地方管理制度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时期

A.西周

B.西汉

C.元朝

D.清朝

13.下列历史现象或事物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序号

事件

汤武革命、国人暴动、田里不贔

玄学、士族门阀、均田制

青苗法、榷场、科道

推恩令、太学、《轮台罪己诏》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④③

14.下图是我国某一税收制度的演变图。由此可推知,该税收制度的这一改变

A.利于政府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为唐末藩镇割据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C.利于缓解社会上土地兼并的现象

D.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供了制度保障

15.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16.钱穆曾写道:唐代出现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说法,但是“部曲、杂户、工贾殊类”却无权参加考试。这主要体现了唐朝科举制(???)

A.引领教育风尚 B.维护社会稳定

C.开放范围有限 D.促进阶层流动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图二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会造成什么后果?列举汉武帝“矫秦县之失策”的具体措施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曹丕颁布的九品官人法,定品时家世门第逐渐成为最重要因素。隋炀帝时,实行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的科举制。

——摘编自《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宋代科举放宽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