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这首古诗讲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象和产生的想法。前两行诗写了诗人在楼上所见到的,仅仅用十几个字,就把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勾画出一个轮廓。后两行写诗人所想到的,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古诗字与字、句与句都呼应对仗,充分反映了绝句的特点。这首诗之所以传诵至今不衰,一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二是那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简洁并带有哲理色彩,使人们能深刻领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会写“楼”、“依”、“尽”、“黄”和“层”。

2.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自然之美。?

3.了解诗古的意思,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1.结合图片,介绍鹳雀楼及其名字的由来。

2.创设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情境,通过评价指导学生朗读:登/鹳雀楼。

3.揭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把诵读作为学习古诗的首要任务,可见它的重要性,而本首诗的题目孩子最容易误读成“登鹳/雀楼”,原因是孩子们不知意思。因此,通过直观的图片让孩子明白“登鹳雀楼”的意思及名字由来,读好题目就很容易了。】

二、关注字音,初读指导

1.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准前后鼻音的字。

3.?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首诗的节奏来呢?通过指导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直至读准诗句的节奏和停顿,为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理解诗句奠定基础。】

三、巧借图片,想象画面

1.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鼓励学生从说单个事物向整个画面发展。

3.巧借生字,指导学生将画面想丰富,想生动。

(1)依:(出示图片)人穿的衣服和人是贴在一起的。和“依”有关的词语通常表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亲密的感情:你看,他们挨得多紧啊!(依靠、依偎)太阳是怎么依着群山慢慢下沉的?(在“依”字旁边标注“靠”)

【设计意图:小学课本中所涉及的汉字绝大部分为形声字,掌握了形声字就掌握了学习汉字的主动权。学习形声字重点是把握好形旁,如果理解了常见形旁,就能自主地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就能达到“学一个带一串”的功效。】

(2)太阳依靠着山怎么样?从哪个字读出来的?(尽)那“尽”就是消失、完的意思。那谁能把这种景象完整的说出来?(傍晚的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

(3)你想象中的黄河是怎样的?(出示图片)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黄河?

(4)两行诗连起来读画面会更美!现在老师想和大家合作读出这抬头低头满眼的自然之美吧!我们男女生能合作读吗?

【设计意图:课标十分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反复诵读,理解诗理

???1.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结合古文字,学习理解“欲”。在诵读中,自然理解“千里目、更”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读。

3.?“欲穷千里目”穷就是怎样啊?看完、看尽。“千里目”就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目”就是——(生:眼睛,这里是指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4.生边做动作,老师边问?你看到更远的地方了吗?没有,怎样才能看的更远呢?

5.是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呀!通过这样的体验我们知道了:(出示:只有站得______,才能看得_______。)(板书:登高才能望远)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悟再读读这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五、感情朗读,配乐诵读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配乐诵读。

2.创设情境,练习吟唱。

3.集体带动作吟唱。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诗中的意境浸透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作者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六、背诵诗句,拓展运用

创设三个背诵古诗的情境(登鹳雀楼、被评为三好学生时、登龟山),让学生自然地背诵,快乐的背诵。

当你被评为三好学生时,为了不让你骄傲,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可以对你说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