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

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

?

?

宋智慧

摘要:在家禽饲养期间,可通过防疫免疫措施控制及预防家禽疫病,但在实际养殖期间,接种过疫苗的家禽仍可能患有对应疫病,或产生其他不良影响,出现免疫失败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从不同方面提出出现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的应对策略,旨在缓解家禽疫病防疫失败现象,加强疫病预防效果。

关键词: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免疫失败

0?引言

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不仅表现为发生对应疾病,还包括家禽免疫力降低,或发生混合感染疾病等,出现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无抗体产生、饲料转化率低等问题,给家禽饲养工作造成极大阻碍。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为饲养工作埋下疫病隐患,使家禽饲养成本增高,这就要求根据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防控免疫失败问题的出现频率。

1?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1.1?疫苗因素

1.1.1?疫苗质量不佳

家禽疫病疫苗可分为病毒性疫苗、细菌性疫苗,并可进一步分为灭活苗与活苗,其中灭活苗效果较弱,需重复性接种免疫,且弱毒苗存在毒力返强隐患,难以控制,同时疫苗保护期、含毒量、佐剂均可对疫病免疫效果产生不同影响。结合家禽疫苗质量来看,若出现细菌或病毒含量不符、佐剂颗粒过粗、油水分层、密封不佳、反复冻融等问题,则代表家禽疫苗存在质量问题。

1.1.2?疫苗选择不当

疫苗的选取应以毒株特点、疫情为依据,选择适宜的疫病种类,以家禽大肠杆菌病为例,其选用由家禽养殖场自家分离的菌株制成的疫苗效果最佳,若未了解疫苗效果而忽略了疫苗种类的选择时,将导致所接种的家禽大肠杆菌病疫苗与家禽养殖场疫病不符问题,继而产生防控免疫失败现象。此外,若菌株、病毒株、血清型等疫苗种类选择不当,同样可出现防疫失败问题。

若家禽疫病流行区域接种安全性高但免疫力不足、血清型与毒株不匹配的疫苗時,将无法达到疫病免疫效果。以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为例,免疫预防时适宜为14日龄雏鸡接种中等毒力疫苗,若接种弱毒力疫苗为7日龄雏鸡接种则无法起到良好免疫效果,同时若接种高毒力疫苗,虽可良好抑制传染性法氏囊病,但却可对鸡群法氏囊免疫中枢器官造成损伤,继而出现免疫失败问题,因此在选择疫苗时,需根据疫情及病症特点进行选择。

1.2?机体因素

1.2.1?母源抗体差异

母源抗体经卵黄传递后可增强家禽疫病抵抗能力,确保家禽破壳后一段时间内不发生疫病。母源抗体半衰期为2~6d,与疫苗抗原存在中和效果,IgG循环抗体对病毒活苗产生干扰效果,降低疫苗接种效果,继而引发疫病。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母源抗体可维持14d;鸡新城疫母源抗体于3周后消失;传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体可维持2~3周。种鸡群、免疫程序、日龄、雏鸡批次、患病历史等因素均可对家禽机体母源抗体水平产生影响,雏鸡若过早接种新城疫疫苗,此时雏鸡机体内母源抗体水平优异,将导致新城疫疫苗无法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且会抑制免疫反应,继而产生免疫失败现象,但若过迟接种疫苗,此时母源抗体不足,易使家禽遭受感染,同样可引发家禽疫病。

1.2.2?机体残留抗体

接种疫苗后可存在残留抗体,该残留抗体将对家禽免疫效果产生干扰。家禽机体内抗体并未降低到一定程度再次补种疫苗时,残留抗体将与疫苗产生中和,降低家禽免疫力,以此产生免疫失败问题。为避免机体残留抗体降低免疫效果,需进行科学首免与再免,并以抗原性质为依据进行血清学试验检测,以此制定家禽疫病免疫程序。

1.3?免疫因素

1.3.1?免疫程序不当

同一家禽养殖场可能存在多种疫病隐患,但疫苗保护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家禽养殖场根据区域疫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合理选择疫苗种类,并依据疫苗特性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次数、方法等,确保所制定的免疫程序符合家禽养殖场实际情况。若免疫程序混乱或与养殖场区域疫病不符,将出现免疫失败问题。

1.3.2?免疫方法不当

疫苗自身性质存在差异,为保障其发挥出优异效果,需选用不同免疫方法。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NDI系疫苗等弱毒苗、灭活苗的接种多选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免疫方法;弱毒苗多选用气雾、滴鼻、点眼、饮水等方法进行接种。在当前家禽免疫管理时,存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效果最佳的错误认知,导致家禽免疫接种均选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在不当的免疫方法作用下产生免疫失败现象。

1.3.3?免疫剂量不准

疫苗免疫剂量需严格推荐用量使用,不可随意增减。在家禽疫病疫苗接种时,部分养殖人员为降低成本而缩减疫苗计量,由于接种计量不足而导致免疫水平不足,此外,选用饮水免疫方法时,若过度稀释,则会导致鸡群饮入疫苗过少,以此产生免疫失败问题,此外超量免疫可引发“免疫麻痹”现象,抑制抗体的形成。在家禽免疫接种期间,易出现剂量失控问题,以家禽马立克氏病为例,若疫苗不均匀注射会导致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