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训练17 课时1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含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docxVIP

第六单元 训练17 课时1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含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目《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内容公元前60年左右,商朝开始实施人口登记制度,到战国时期政府才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这一变化主要服务于军事战争的需要,社会秩序的维护,官员选拔的便利以及专制皇权的加强第一栏南阳户人荆不更宋午弟不更熊弟不更卫第二栏熊妻曰□□卫妻曰有第三栏子小上造传子小上造逐子小上造□熊子小上造剽第四栏卫子小女子阿第五栏臣曰□A户籍管理制度严格B.赋税标准比较稳定C.女子社会地位低下D.政府限制人口流动4第五栏卫子小女子阿

训练17课时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分值:60分)

1.(2024·滨州高二上期末)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到战国时期政府才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这一变化主要服务于()

A.军事战争的需要 B.社会秩序的维护

C.官员选拔的便利 D.专制皇权的加强

2.(2023·楚雄高二下期末)下图所示为考古发现的秦朝一枚户籍简牍所载内容(每枚内容大同小异)。据此可知,秦朝()

第一栏:南阳户人荆不更宋午

弟不更熊

弟不更卫

第二栏:熊妻曰□□

卫妻曰有

第三栏:子小上造传

子小上造逐

子小上造□

熊子小上造剽

第四栏:卫子小女子阿

第五栏:臣曰□

A.户籍管理制度严格 B.赋税标准比较稳定

C.女子社会地位低下 D.政府限制人口流动

3.(2023·福州八县高二下期中)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总称“编户齐民”。这一制度()

A.固化了“士农工商”的身份差异

B.是土地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C.有利于政府掌控人口征发赋役

D.是中国古代郡县制确立的标志

4.(2023·湖北鄂东南高二下期中)东晋政府曾设置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南迁流民,并以“白籍”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不时把属于侨州郡县的民户编入所居县的户籍,史称“土断”,并向他们征发赋役,这一变化()

A.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B.促进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C.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5.(2024·泰州高二上期末)隋朝开皇五年,全国实行“大索貌阅”,按人查对户口,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堂兄弟以下则要分居。这次检括户口“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隋朝“大索貌阅”()

A.导致中国人口增加 B.旨在减轻农民负担

C.配合推行租庸调制 D.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6.(2023·承德高二联考)唐武德九年,给事中魏征在上疏中称:“今之共治,所寄惟在县令刺史,年常貌阅,并悉委之。”“貌阅”反映刺史的职责是()

A.清丈土地 B.评定资品

C.整顿吏治 D.核定户籍

7.(2024·台州高二上期末)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这种变化()

A.说明拥有土地的佃户数量增幅较大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源于政府“大索貌阅”制度的推行

D.反映了政府以职业划分户籍

8.(2023·驻马店高二上期末)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加强社会控制 B.缓和阶级矛盾

C.发展农耕文明 D.促进民族交融

9.(2023·湖州高二上期末)《永乐大典·湖州府》“役法”中记载:“编制小黄册,每百家画为一图,内推丁力田粮近上者十名为里长,余十名为甲首,每岁轮流。里长一名,管甲首十名;甲首一名,管人户九名。催办税粮,以十年一周。其数分见各县。”该材料不能反映小黄册()

A.用于征发赋税 B.以里甲为基础

C.放松户籍管理 D.掌握人口情况

10.(2024·惠州高二上期末)清初,政府确立了以单纯的人丁编审为核心的户籍管理制度。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政策的调整 B.赋役制度的变革

C.基层治理的失控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1.(2024·驻马店高二上期末)“大一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特征。“大一统”国家形态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形塑的结果,其中编户齐民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户齐民能够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

A.便于掌握国家的人口

B.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C.便于掌控兵役的来源

D.提升了国家的统治能力

12.(2023·济南高二上期末)秦汉以来“客”是佃客、浮客、依附民的代名词,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客皆注家籍”,将客的户籍附在主家的户籍上,由县令主持,并呈报州郡核准。这一举措()

A.体现政府与门阀的博弈

B.反映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有利于稳定地方治安

D.说明基层治理制度日益完善

13.(2023·茂名高二质量检测)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时间

主户(户)

客户(户)

客户占总数的比例(%)

景祐元年(1034年)

6067583

4228982

41.07

庆历二年(1042年)

6671392

3764626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