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训练11 课时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含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docxVIP

第四单元 训练11 课时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含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训练11课时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分值:59分)

1.(2023·常德高二统考)西周时期,在渭水平原和漠北草原之间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介于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之间的“戎”“狄”。到战国秦汉时期,史籍则普遍记载西周时期的猃狁、戎、狄与战国时期的胡、匈奴都是同一民族。这反映了()

A.民族交融淡化了民族差异

B.华夏民族拓展了农耕区域

C.匈奴族群完成了局部统一

D.统一观念影响了史籍书写

2.如图为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是基于汉代()

A.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

B.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

C.民族交融的日益增强

D.北方边患危机的解决

3.(2023·泰安高二校联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形制为上衣下裤,名“裤褶”,褶在式样上为左衽袍服。在“裤褶”传入南方后,加宽了衣袖并改为汉族习惯的右衽,后又传回北魏并对其服饰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体现了()

A.少数民族引领服饰的潮流

B.国家分裂政局动荡

C.汉人在服饰改革中居主导

D.民族交流交融趋势加强

4.(2023·沈阳高二上期末)唐代奚人质子热瓌墓志载:“原夫轩丘有子,朔垂分王,代雄辽碣,厥胤繁昌。”“轩丘”当指黄帝,即将奚人始祖追溯为黄帝。将祖先追溯为炎帝或黄帝等三皇五帝,在边疆民族史中司空见惯。上述材料反映了()

A.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 B.正统思想的影响深入

C.民族认同感的加深 D.论证政权合理性的需要

5.(2023·德州高二上期中)宋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赋税政策较为宽松,无意征收此地区的赋税;北宋中期后,该地区逐渐“出租赋如汉民”“常赋外复输税”。据此可知,宋代()

A.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加强

B.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获得发展

C.边疆管理实现与内地一体化

D.西南地区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6.(2024·高邮高二月考)“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金史》载:“茶,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是以有用之物易无用之物也。若不禁,恐耗财弥甚”。金对茶叶的禁令,从侧面反映出()

A.茶叶缓和了宋金的对峙局势

B.宋朝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C.金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D.民族的交往、交流趋势加强

7.(2023·临沂高二下期末)有学者认为,宋夏战争中,虽然西夏军队在战争中大败宋军,但由于北宋停止了岁赐,关闭了榷场,不准青白盐进入宋境,导致西夏粮食、布帛、茶叶及日用品供给奇缺,物价飞涨,引起各族不满,最终促成和谈。该学者意在强调()

A.宋朝控制着西夏的经济命脉

B.经济实力决定战争胜负

C.经济的互补性制约战和关系

D.经贸往来影响政权关系

8.(2023·南昌高二上期中)元朝臣僚常用“天下一家”一词,如“今天下一家,皆大元臣子也天下一家,河北、河南皆吾民也”“今天下一家,朝野清晏”“今天下一家,群贤满朝,固不取才于异代”等。元朝的“天下一家”观念()

A.有利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消除了不同民族间的隔阂

C.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基础

D.标志着蒙古族封建化完成

9.(2023·湖北东南联盟高二上期中)明太祖称“朕君主华夷,抚御之道,远迩无间”。西南苗、瑶、壮、彝等族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朝廷常根据实情宽减赋役,如洪武二十一年规定“蛮方僻远,来纳租赋,是能遵声教矣。逋负之故,必由水旱之灾,宜行蠲免。自今定其数以为常,从宽减焉”。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明朝()

A.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B.坚持推行因俗而治民族政策

C.采用灵活政策加强边疆治理

D.宽减赋役彻底减轻边民负担

10.(2023·张家口高二上期末)清朝对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分裂叛乱活动采取坚决镇压的同时,也严格限制其他少数民族上层势力的扩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通过封爵、加俸、会盟、朝觐和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这体现出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分而治之 B.因俗而治

C.恩威并施 D.顺时而变

11.(2023·宜昌高二上期末)南越是西汉首次以册封形式约结的“外臣”。南越的册封参照诸侯王体制进行,但当时南越与西汉的关系介于敌国与诸侯之间。后来这种“外臣”名号相继应用于匈奴、西域等地,并形成一种特定模式。这一模式()

A.有利于强化华夏认同观念

B.有力冲击了郡国并行制度

C.形成了体系化的朝贡外交

D.具体实践了家国同构思想

12.(2023·浙江A9协作体高二上期中)东突厥灭亡后,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置定襄和云中两都督府,分别委任突厥贵族为都督。同时,对迁徙到中原的突厥上层分子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由此可知,唐朝()

A.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发展

B.对少数民族上层分子较开明

C.边疆地区的发展程度显著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