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学生版.docxVIP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学生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也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汉长安 B.唐朝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2.朱熹曾言“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这反映了宋朝()。

A.门第观念淡化 B.男女身份平等

C.国家控制放松 D.阶层流动加剧

3.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是对这幅画卷的真实描绘?()。

A.魏晋南北朝佛教故事

B.唐朝民族关系

C.北宋社会风貌

D.明朝山水和花鸟

4.据记载,在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其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5.据记载,唐朝白居易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多首,杜甫有1500首左右,李白只留存1000首左右。而南宋诗人陆游,存诗9000多首。这一状况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宋朝()。

A.造纸技术的改进B.印刷技术的成熟

C.政局长期动荡 D.书写材料的进步

【拓展提升】

6.(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所示是宋代一些稻作地区大量使用的插拔秧辅助工具秧马。秧马外形似小船,供一人骑坐其上。人在插秧时,将秧苗放置船头,取秧插入田中,然后摇动秧马向后移动。秧马的出现()。

A.促进了耕犁技术定型

B.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C.提高了土地耕种效率

D.普及了稻麦复种制

7.宋代,私人编撰农书的风气开始兴盛,这些农书广为流传,既有综合性的《陈旉农书》,也有大量专业性农书,如《蚕书》《荔枝谱》《橘录》《笋谱》《菌谱》《刘氏菊谱》《洛阳牡丹记》等。这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B.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发展

C.对农业科技的系统总结

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

8.(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这反映出()。

A.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

B.农民已获得人身自由

C.宋朝政府已经实现了以法治国

D.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9.(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唐代科举中,“进士出身者,士族子弟尤多”。而宋代科举中,“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这一变化说明宋代()。

A.君主专制逐渐加强

B.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C.科举录取人数增加

D.士族阶层开始衰落

10.(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朱熹曾说:“一言一语,一动一作,一坐一立,一饭一食,都有是非。是底便是天理,非底便是人欲。”据此可知,朱熹()。

A.认为“良知”是天理

B.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C.确立了理学理论体系

D.是理学思想的创立者

11.两宋时期质朴洁净之风逐渐盛行。士人多着宽薄的衣衫,衣衫颜色也多为清白淡黄;服饰图案造型也以写实为主,没有过多的渲染或夸张,其结构更是十分严谨。这一现象()。

A.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B.折射出当时纺织技术十分高超

C.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当时社会风尚发生了变革

12.(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是宋代画家李迪创作的《风雨归牧图》(局部),该画描绘了风雨欲来,牧童骑着牛顶风前行的景象。此画的出现说明了当时()。

A.经济繁荣推动绘画世俗化

B.理学思想影响绘画风格

C.政局动荡影响百姓的生活

D.抒情写意的文人画盛行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元时期,社会文化重心下移,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小说集《夷坚志》中出现的一大批儿童人物形象就是当时社会变迁的折射。

形象一:孝敬父母的儿童形象。六岁的宜哥为了母亲不受产乳之苦,虔诚念诵佛道二经,“每以清旦,各诵十遍。焚香仰天,输写诚恳”,两年之后其母病患遂绝,该故事彰显了孝道的观念。

形象二:走街串巷的儿童形象。儿童成为流动性的小商贩,他们走街串巷,吆喝叫卖,卖豆小儿、卖鞋小儿就是现实儿童参与经商的缩影。

形象三:遭遇恶报的儿童形象。一女自幼好食饼,“每食时,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