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

髻。夕阳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华。惋惜流年,忧虑风雨,树如

同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豪泪!

【鉴赏】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

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

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忿之情。建康

(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国都。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录:“赏

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赏析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

心亭上所见的风景。

楚天千里,辽远空旷,秋景一望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

哪处是它的终点。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

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大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

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概同时写出江南秋天的特色。南方常年

多雨多雾,只有秋天,秋高气爽,才可能极目眺望,看见大江向无

量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风景。

下边“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

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佳人

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

佳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风景算上美景,但只好惹起词人的忧

虑和恼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韩愈《送桂州严医生》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

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忧

如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所以而生动。

至于愁恨为什么,又何因此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联合登暂时

地情形,能够领悟获得。

1

1/5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劳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光复无日。南望

则河山虽好,

2

2/5

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步,却力不得伸。以上各

种,

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心里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

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

步,点

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怀,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

由平庸而渐趋激烈。全部都在推动中深入、升华。“夕阳楼头”六句意思说,斜

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时时传到赏心亭上,更为惹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

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带的宝刀,悲忿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但是又

有谁能领悟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夕阳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固然还是写景,但无一语不

是喻情。夕阳,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夕阳”二字,比喻南宋国势

衰颓。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出身和孤寂的

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

的。但是

南宋统冶公司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关于像辛弃疾同样的有志之士也不

把辛弃

疾看作自己人,对他向来采纳猜疑排斥的态度;以致辛弃疾感觉他在江南

真的成

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

思潮汹涌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衬着,而是采纳拥有典型意义的动

作,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忿。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

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

浅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此刻却闲置身边,只作

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疆场立功的壮心壮志,倒是英豪无用武之地

文档评论(0)

xue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