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标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小学生责任感教育 论文.docx

立足新课标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小学生责任感教育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足新课标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小学生责任感教育

摘要: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起步阶段,在这“拔节孕穗期”要坚实的走好第一步。尤其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培育。作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理所应当要承担起这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从家校生活细节入手,着眼细节,以小见大。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的责任意识,立足培养农村小学生责任感,让责任担当根植于心,养成习惯、形成品质、健全人格,最终形成政治认同。

关键词:

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责任感;必要性;生活即教育

2022版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它的课程性质,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起步阶段,在这“拔节孕穗期”要让孩子坚实的走好第一步。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中提到了责任意识,而责任,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之一。责任蕴含在人生目标确立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之中。可见,培养学生责任感必须纳入小学基础教育核心素养教育范畴。

一、小学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课程性质谈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

思政课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其核心导向就是,提升学生思想品质、形成健全人格。

而作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理所应当要承担起这个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核心目标,才是作为从事小学基础教育的每一位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有人会说,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本无任何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应该更好塑造良好习惯、优秀品质。

殊不知,事实却并非想象那么理想:孩子所处的不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对其影响已在他们踏入小学大门前更早地侵蚀着他们,甚至是占据了上风。因此,如何通过老师、学校正确的引导、熏陶,及时、快速地辅以正道,便成了我们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难题。

于是,我们就想到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即教育”。于是,我们就从家校生活细节入手,着眼细节,以小见大。并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的责任意识,立足培养小学生责任感,让责任担当根植于心,养成习惯、形成品质、健全人格,从而上升到道德情操、法治观念,最终形成政治认同。这样,才能让教育实现它的真谛,更好地培养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从农村学生现状谈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

1.家庭教育欠妥,学生责任观念缺失。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农村小学生,他们多为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物质基础,不得不背井离乡,打工养家。孩子就自然地落在了年迈且缺乏先进教育理念、甚至是不懂教育的爷爷奶奶手里。而爷爷奶奶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只能顾得上他们吃饱穿暖,根本就无暇顾及他们的教育问题。为了取悦孩子,甚至将手机当成哄孩子的法宝、利器。殊不知,手机对孩子的毒害多深。就这样,导致孩子从小被过分宠爱,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负责任行为便成了当下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普遍现象。越来越严重地侵蚀着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影响着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的塑造。

2.自我意识浓重、责任意识淡薄。

一些学生长期在家长的溺爱中,逐渐形成自私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犹如一支手电筒,只照他人,不照自己。放大别人之短,忽略他人之长。只顾索取,不思回报。与人交往,稍有不到,甚至出现“100-1=0”的错误观念。久而久之,不懂与人交往,情商低下。至于舍小我,为大家的健全人格,对他来说更是一种奢望,遥不可及。

3.责任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

作为学生,学会做人、学懂知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责任。然而,一些学生在“双减”之下,偏激领会,扭曲认知,认为双减就是告诉他们不用学了。学风不浓,厌学情绪严重,甚至出现考试作弊的不良道德行为;作为家庭成员,应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一些学生捧着手机、玩着游戏,对家务视而不见,总是认为那是家长的事情。而父母也没有对责任感培养的意识,一味包办,导致角色责任弱化,甚至是缺失。

综上所述,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三)从教育背景谈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

新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就是说,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确立教育立德树人的整体目标。而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所以,追根溯源,就是要现从培养小学生责任感抓起。

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的要求也明确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正是对我们每个公民提出的责任感的具体要求。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有义不容辞的教育义务与责任。

(四)从本质价值上谈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

责任感绝非要我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