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业务》 课件 9-数字金融业务监管.pptx

《数字金融业务》 课件 9-数字金融业务监管.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数字金融业务监管

提纲数字金融业务监管概述一二数字金融风险特征与风险识别数字金融监管手段三四数字金融监管业务实训五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综合实训

PARTONE数字金融业务监管概述1

目录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背景01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综合框架02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原则03

一、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背景数字金融的定义: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数字金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其金融本质和监管理念并未发生变化。数字金融业务监管更多强调行为和功能监管。

二、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综合框架(一)业务监管依据“凡是金融活动都须持牌经营、凡是金融业务都须纳入监管”的金融监管准入原则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数字金融资金监管包括客户身份验证、?资金流向监控、?交易安全保障资金监管包括经营业绩、风险暴露和风险管理情况、资本充足状况、风险管理战略与实践、会计政策与实践等信息信息披露010203业务监管

面对新的技术,监管部门有必要针对数字金融的特点,对新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能风险进一步明确,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二、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综合框架(二)技术监管

有效平衡创新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实现“数字金融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的良性循环,避免陷入数字金融监管困境二、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综合框架(三)创新监管数字金融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

二、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综合框架(四)竞争监管0102统一原则监管避免形成垄断

二、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综合框架(五)数据监管应着重对金融数据治理、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及数据共享和融合等方面加强监管,严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

二、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综合框架图9-1数字金融业务综合监管框架稳定性效率性公平性新业务业务监管新技术技术监管新风险创新监管新主体竞争监管新数据数据监管监管科技目标

二、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必要性三、新技术引发新风险新业务挑战现有监管规则新平台面临监管真空风险新数据触发安全问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5G、隐私计算等数字技术引发新的金融风险传统的基于“违约事件—信息触达—监管问询—援引法规—违约处理”的金融监管方式无法满足数字金融实时监测和金融风险处置的监管要求许多以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为主营业务、不持有金融牌照的科技企业,其业务板块涉及金融业务却并没有被及时纳入现有监管体系,从而造成“监管盲区”近年来数据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较大挑战,个人信息和金融数据因被不当采集、传播和使用,或因黑客入侵等非法手段而泄露,给消费者的人身、财产权益造成危害。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必要性

这个社交媒体平台遭到了攻击,黑客验证了奥巴马、埃隆·马斯克、拜登、比尔·盖茨等美国知名人士的Twitter账户。案例1:Twitter被黑客2023年1月,推特遭到了史上最无耻的网络攻击,席卷了整个互联网。推特超2亿用户数据遭泄露,有黑客近期在某论坛免费公开了推特用户的个人资料邮和件地址。

案例2:Equifax数据泄露案落幕:七亿赔款,索赔期限延长四年2017年9月,Equifax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导致超1.45亿美国消费者个人信息,及1520万英国居民的记录和8000名加拿大用户的数据遭到泄露,包括姓名、地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护照、驾照、信用卡等。事件曝光后,Equifax股票暴跌30%,相当于蒸发掉50亿美元市值,成为史上罕见大型数据泄露事件之一。

四、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原则风险为本(Risk-based)基于行为(activity-based)技术中性(technology-neutral)功能监管(functionalregulation)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要求,金融监管中应查明主要风险来源,并建立适当的监管框架。逐渐形成了“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的双峰模式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监管机构应在技术上保持中立态度,不寻求监管技术创新,应该关注技术支持的、应该受到监管的金融流程和活动金融监管部门针对实际业务展开监管,而不管从事业务监管的机构性PARTTWO数字金融风险特征与风险识别2

目录数字金融风险特征01数字金融风险类型02数字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03

一、数字金融风险特征风险交叉性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导致交叉性金融风险的产生风险隐蔽性金融业务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导致金融风险日趋隐蔽风险复杂性数字金融技术导致金融行业之间的壁垒逐步打破,金融风险的传播时空限制也逐步打破,加快了金融风险外溢的速度,增加了金融风险的复杂程度风险传染性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也可能导致多家金融机构接连倒闭的“多米诺骨牌”现象风险特征

头脑风暴一、数字金融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