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记承天寺夜游》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原卷版)-备战202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统编版).docxVIP

专题19 《记承天寺夜游》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原卷版)-备战202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统编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原卷版)

【2024·内蒙古兴安盟·一模】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诗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下面是小文同学对加点字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民亦未寝”——由成语“废寝忘食”可知,“寝”的意思为“睡觉”。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合上下文语境,推知“但”的意思为“只是”。

C.“阡陌交通”——与今义“交通安全”的“交通”含义相同。

D.“欣然规往”——由【甲】文“欣然起行”迁移可知“欣然”为“高兴的样子”的意思。

2.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语句

(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苏轼的“承天寺景”和陶渊明的“桃花源景”,分别属于以下【链接材料】中谈到的哪里之山水?请结合以上选文简要阐述。

【链接材料】

论山水(节选)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节选自张潮《幽梦影》)

【2024·河南南阳·三模】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遵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徒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 B.怀民亦未寝/暮寝而思之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愿人长久 D.轼庐于其上/南阳诸葛庐

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6.【甲】文结尾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请说说你对闲人的理解?

7.【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苏轼怎样的性情品质?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2024·广东揭阳·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解释加点的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

(2)月色入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乙】

书杨朴事苏轼

余昔年过洛阳,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①,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②,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③。’”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④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③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④坐作诗追赴诏狱:指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坐,因犯……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及召对,自言不能/徐公何能及君也 B.惟臣妾有一首云/惟手熟尔

C.妻子送余出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