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
(一)概述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七叶胆、小苦药、甘茶藤。绞股蓝以全草入药,含80多种皂甙,还含有多种氨基酸、黄酮、糖类、维生素C等成分。绞股蓝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印度及东南亚地区。我国秦岭及长江以南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河南等省(自治区)有分布,多系野生。现贵州、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二)形态特征
绞股蓝为多年生攀缘草本,须根。根状茎和匍匐地面的茎节,粗4~10mm,节上生根,有冬眠芽和潜伏芽。茎柔弱,卷须分2叉或稀不分叉。叶互生,鸟足状,具3~9小叶,稀单叶,小叶片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异株,花冠淡绿色或白色,花期3~11月。浆果球形,不开裂,或蒴果,成熟时黑色,顶端3裂,果期4~12月,种子2粒。野生分布的绞股蓝雌雄株比例相差很大,雌株少雄株多,比例一般为1:21。
;(三)生物学特性
1.生长发育习性
野生于海拔300~3200m的山地林缘、疏林下、山谷溪旁、道路两侧、灌丛、陡崖石缝内等背风、水湿条件好的地方,种子千粒重3.4~4.5g,发芽率80%以上。
绞股蓝返青出苗随各地气温不同有早有晚,如广东、广西在2月,山东、陕西在3~4月。5~9月是地上茎叶生长旺盛期,7~9月为花期,9~10月果实成熟期,秋末地上部生长渐缓,地下根茎迅速生长、增粗。霜冻后地上部枯萎,地下茎可在田间越冬,北京以北地区需保护越冬或作一年生栽培。
;2.生态环境条件
1.温、湿度。喜温凉、湿润气候,忌干旱、涝渍、大风、严寒。杭州自然分布区,年均温度16.1℃,最高月均温度28.8℃,最低月均温度3.6℃,极端最高温度39.7℃,极端最低温度-9.6℃,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75%,土壤含水量25%~40%。
2.日照。绞股蓝为阴生植物,忌烈日直射和曝晒,光照强度65%~75%时,发育生长最好、干物质积累最多、结果最多、种子量最大、发芽率最高、总皂甙含量也高,以上层具覆盖、中层有攀物、能通风透光的环境条件为最适。
3.土壤。喜微酸性土壤,以pH6.5~7.0为宜,栽培以富含腐殖质,氮、磷丰富,疏松肥沃,通气,蓄水性能良好的油沙土或山地壤土、沙壤土最为适宜。
;;(一)选地与整地
1.育苗地。应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地势平坦的林缘、疏林下或有一定荫蔽条件的地段,清除石块杂物,于冬前深耕细耙,每亩施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25kg,硫酸铵25kg,耙细、整平后做畦,畦宽1.3m,高10~15cm。
2.大田种植地。选择有一定荫蔽条件、水源好的近山低丘、溪流两侧地段。以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含氮、磷丰富,土层深厚,蓄水、保水性能好的细沙土、山地壤土或沙壤土为好。有果园的地方,可选用果园地,在果树下种植。除去石块杂物,深翻土壤,每亩施1500~2000kg厩肥或堆肥,磷酸二铵10kg,均匀撒于地表后翻耕、耙细、整平,做成1.2~1.5m宽的平畦或高畦。坡地可不必做畦,根据地形、坡向开数条排水沟即可。;(二)育苗与移栽
绞股蓝可采用种子繁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
1.育苗移植。
(1)种子育苗。播种前用35℃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4~8h,使其吸足水分。捞出种子浸泡于500倍的硫酸钠或高锰酸钾、福尔马林药剂溶液中2~4h灭菌,捞出,晾干种皮上的水分,在整好的苗床上播种。条播,按30cm行距在畦上开播种沟,沟宽6~10cm,深3~5cm,将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穴播,按穴距15cm开穴,每穴播入种子4~6粒。播后均匀地覆盖细土约1cm厚,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在畦面盖草或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
播种后视天气和土壤情况,适时浇水。当出苗70%左右时,于傍晚或明天轻轻揭去覆盖物,并同时搭好荫棚,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便可出圃移栽。;(2)压条育苗。绞股蓝整个旺盛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藤蔓长到40cm以上时压条较为合适。方法是先中耕除草,然后将藤蔓一根一根地轻轻牵动,使其以蔸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除去过密的藤蔓,用湿润细土每隔1~2个茎节压土1~2节即可。1周左右,地下茎节开始长出不定根,地面茎节、腋芽迅速生长,形成新枝,待新枝长出3~5片叶时,便可切段移栽。
(3)扦插育苗。水是最好的扦插基质,其次为沙和细土。清明前后至立秋均可,选生长健壮、稍老化、节间密植株,距茎基部50~60cm处剪下,每3~4节剪成一段,去掉下部两节叶片,插人扦插基质中。成活前应适当遮荫,土插应保持土壤湿度,如采用500~300mg/kg吲哚乙酸(IAA)溶液,快速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