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的相关知识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象

主讲:纪高杰;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波及领域:农业气象、交通气象、工业气象、体育气象、医疗气象(人类生物气象学)等;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置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种主题,规定各组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1961年气象

1962年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奉献

1962年交通和气象(尤其是气象应用于航空)

1964年气象—经济发展一种原因

1965年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气监测网

1967年天气和水

1968年气象与农业

1969年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气象教育和训练

1971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2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国际气象合作1

;1987年气象与国际合作的

典范

1988年气象与宣传媒介

1989年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地球大气

1992年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观测天气与气候

1995年公众与天气服务

1996年气象与体育服务

1997年天气与都市水问题

1998年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天气、气候与健康

气象服务五十年

;;4、观测方式

地面气象观测分为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两种方式,其中人工观测又包括人工目测和人工器测。

5、观测任务: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向和风速,降水、日照、蒸发、地面温度(含草温)、雪深;

;;三、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历史(1);天气预报历史(2);

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我国是1988年发射第一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分为极轨和静止两类。目前赤道上空有六颗静止气象卫星(包括我国的风云二号),连同极轨气象卫星构成了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

气象卫星上安装着许多遥感仪器;拍摄云的分布,遥测大气温度、湿度、风、降水;搜集和分发气象资料。;气象卫星可以作出大范围、尤其是台风、暴雨的短期短时预报;还可作为太空中站,向航空、航海、环境保护、农业等部门传递气象信息,用途广泛。;;

;;;;;;;;;;四、人工影响天气

;;;防雹:用播撒催化剂(碘化银)或爆炸等措施,克制或减弱云中冰雹的生长,以减轻或消除冰雹的危害。;;;消雾:用人工播撒催化剂、人工扰动空气混合或在雾区加热等措施,使雾消散,称为人工消雾。;防雷:防雷是指通过构成拦截、疏导最终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自身或其内部设备导致损害的防护技术。;;;注意事项:

????

室内:

1、不能停留在屋面和楼顶上。由于大多数雷击都发生在建筑物的顶部。

2、要及时关闭门窗。对钢筋水泥框架构造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入侵。大多数球雷是沿着建筑物的烟囱、窗户和门进入室内的,在室内运动数秒钟便逸出,逸出时易引起爆炸。

3、在雷击时不要靠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更应远离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由于这些金属管线在雷击时往往会过电,你一接触它便会全身过电,轻则受伤,重则被击身亡。

4、不适宜使用未加防雷设施的电器设备。这是由于楼房的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线、电话线或有线电视线而侵入的雷电波却无能为力。;室外:

1、不适宜在旷野中打雨伞和高举其他金属物件。由于高举的雨伞等金属物件在旷野地区比较突出,轻易被雷电击中,雷电由伞尖导下,使打伞者被击伤亡。国外也有人报道,在高尔夫球场,有人在挥动球杆指向空中的瞬间遭受雷。

2、不适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由于低矮的建筑物都没有防雷设施,并且大都处在旷野中,是开阔地面上较高的突出物,轻易吸引闪电落击。

3、不适宜躲在大树底下。当雷暴雨来临时,一般人都会很自然地跑到大树底下去避雨,殊不知,往往是避过了雨淋却惹来了雷祸。由于大树较高,常常是一种地带的突出物,轻易遭致雷击。

;4、不适宜迅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暴天气时,开摩托车遭雷击伤亡的事件不停发生。这些人认为摩托车速度快,冲一冲便可避过雷雨,其实,摩托车再快也快不过雷电。由于摩托车车身多为金属,在宽阔的公路上比较突出,当强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