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疆坎儿井,超过印度从南到北的距离,土石量可绕赤道3圈
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这里是中国最炎热的火洲,这里
是中国最干旱的地方,而人类的文明却从未间断。这片神秘的土地孕
育了上千年的文化,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丝绸之路上的一个
重要交汇点,它就是吐鲁番。提起吐鲁番,人们总会想起甜美的瓜果,
还会想起她悠久和神秘的历史。从考古记录上来看,从旧石器时代开
始,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水是人类生产生
活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5毫米,蒸发量却
达到3000毫米的火洲,是怎样变成孕育无数生命的绿洲的呢?
在中国,坎儿井独一无二。从空中俯瞰,吐鲁番这片干燥而荒凉
的戈壁沙漠上,布满了无数神秘的凹坑。这些宛如珍珠般的凹坑错落
有致地伸向绿洲,它们的下面是一道道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暗渠,这
就是被称为戈壁滩生命之源的坎儿井灌溉系统。一排又一排竖井深入
地下,由长度共计超过5000公里的暗渠相连接。5000公里是什么概
念?就是长度超过印度从南到北的距离!长度与中国黄河几乎相等!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超级工程。保守估计,坎儿井掘进1米距离约产生
12立方的开挖量,那么5000公里的长度就要挖出超过6000万立方
的土石,把这些土石量堆成25厘米厚2米高的墙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
有了坎儿井,160公里外天山上的冰川雪水,便得以引至农田和村庄。
这项走在技术前列的古老水利工程,如今仍然润泽着这片土地。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山脉东部的吐鲁番及哈密盆地,其中
尤以吐鲁番为多。坎儿井之所以能够在吐鲁番顺利使用,与当地特有
的地理条件密不可分。吐鲁番盆地是中国的最低点,距吐鲁番市中心
以南50公里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仅次于死海的世界第二低
地。整个盆地四面环山,北面有天山博格达峰,西面有喀拉乌成山,
南面有觉罗塔格山,东南有库姆塔格沙山。从天山山脚到艾丁湖的直
线距离不过60公里,但高差却达1400多米。气温高的时候,山顶上
的冰川融化,流向戈壁砾石带后迅速下渗,在盆地边缘形成潜水带。
而吐鲁番土质为砂砾和粘土胶结的钙性土壤,质地坚硬,不易坍塌,
这一特点为大量开挖坎儿井,提供了地质条件。
坎儿井,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
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同时也是送气通风口。一
般越向上游竖井越深,间距越长,约有30至70米,越往下游竖井越
浅,间距也越短,约有10米到20米。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
同而有深有浅,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暗渠,又称地下渠道。一
般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在含水层中会汇
聚起来。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100至200米,最长的
长达25公里。地下水源顺着挖好的暗渠,引水下流,流出山地区域,
进入人们的生活区。人们在挖好水渠,等待暗渠的水流到地面,变成
明渠,同时在地表修建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涝坝。这种大大小小
的蓄水池将水蓄积在涝坝,哪里需要用水,就把水送到哪里。就这样,
一个无动力吸水设施,一个完整的蓄水、浇灌、维修体系就形成了。
2700年前庄子的《秋水篇》里就有“坎井”这个词汇。考古学家
在托克逊县柯尔伽依乡发现了一处水系分布岩画。据考证,此岩画距
今已有2000多年时间了。岩画上有一组小圆坑,有规则地排列着,可
以看出是掏挖井泉的迹象。最后一个圆坑之后,成了一条小渠向前延
伸而去,与现在的坎儿井极为相似。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西域井
渠考》一书中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新疆的坎儿井早在2000多年前
的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其理论依据是得之于《史记·河渠书》,此书记
述了汉武帝刘彻曾经命令士卒万余人引陕西洛水到商颜山下,因渠岸
不断崩塌,表面引水很困难,于是,便挖掘了许多竖井,使“井下相
通行水”,最终使商颜干渴焦灼的土地得到了清凉甘甜的滋润。后来,
有考古学家在商颜竟然找到了当年的那一口口竖井。那些2000多年前
出现在黄土高原的坎儿井,被史人称为“井渠”。
王国维在《西域井渠考》中阐明了井渠技术西传的时间和路线。
公元前一世纪中叶,西域乌孙国内乱,汉廷一面派人告谕乌孙王乌就
屠不能擅夺王位,必须尊崇汉王册立的元贵蘼。同时,又命令熟悉西
北地理的破羌将军辛武贤率师待命,准备应付事变。辛将军深知西北
地广人稀,缺水少粮,远征乌孙谈何容易。为了有备无患,他一方面
叫人沿疏勒河谷探明路线,建立交通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