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PAGE133
PAGE133
PAGE1
PAGE1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
绪论
1
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2
3
中国传统美德
2
4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2
5
语言文字
3
6
文学典籍
3
7
书法绘画
2
8
乐舞戏曲
3
9
中医养生
2
10
中华武术
2
11
建筑园林
3
12
衣冠服饰
2
13
节日民俗
2
14
美食名饮
3
合计
32
第一章
课题
第一章绪论
课时
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2.掌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
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教学导入:学科介绍、学期课堂要求、考核标准、绪论导入10分钟
教学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5分钟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15分钟
教学小结:根据剩余时间,回顾所学知识,做练习,学生自由提问等。5分钟
基本流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向来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赋予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那么,你知道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吗?”
挑选1-2名学生回答,并给予评价。
【教师总结】伟大的民族必然有伟大的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以伟阔宏大、精深神奇的文化著称于世。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一座宏伟的殿堂,许多人以毕生精力都难以穷尽其底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新课讲授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课堂互动】观看视频《一分钟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概念,引出课文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具体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文物典籍等。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继往开来,开创美好明天的坚实基础。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课堂互动】观看视频《中华传统文化类型》。
观看视频后,请同学说一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类型。
依据地理环境
按照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海洋型。中国传统文化以河谷型为主。
河谷型的突出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流动性和外向性比较明显,山岳型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较为突出,海洋型则以开放性和冒险性为主。
依据生产方式
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游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农业文化为主。
依据哲学思想
按照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由多家思想共同构成,但儒家思想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课堂互动】出示不同文化类型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讲解)
崇尚统一,追求稳定
秦朝的大统一后,特别是汉代董仲舒对“大一统”观念的理论阐述,统一便逐渐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形成了我们民族的独特政治思维定势,即以江山统一为乐,以社稷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和永志不移的政治价值取向。
伦理至上,群体至上
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家庭、邦国内部的父子、长幼、上下、尊卑的人伦关系上,对人伦关系的重视远远超过对宇宙、自然及生产技术的探索,重伦理、轻自然的特点非常显著。
同时中国古代也十分强调群体至上原则,在两千多年里一直延续着“家族本位”传统。
尊老尚古,贵中尚和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者便是智慧与经验的化身,所以要“尊老尚古”,以孝为本。
“中”,即不偏不倚,既不要不够也不要过头,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中庸”。“和”,即和气、和睦、和平、和谐。中国人一贯追求群体和谐、社会和谐、天人和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之美在传统思想中被看做是一种最高境界。
【课堂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与此处的‘和谐’有何异同?”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挑选代表进行回答,教师总结。
兼容并包,丰富多彩
中国人历来认为只有包容、兼容,吸纳不同的意见,汇集不同的声音,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来源于周边各少数民族或世界各地,正是由于这种不断地吸纳和兼收,中国传统文化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
【课堂提问】“在古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