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四单元-《从军行》教学设计.pdf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四单元-《从军行》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从军行》教案设计

文本简析:

《从军行》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家国情怀”主题单元里的一首边塞诗、爱国诗,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孩子基本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大意,合理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边塞战场的荒凉,体会

守边将士精忠报国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教学PPT课件、微课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看到这硝烟弥漫的古战

场,能说说你的感受吗?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

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一张古战场图片】

新课教学

一、回顾学习方法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学习古诗,你有哪些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

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今天我们走进本课,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古诗,看看你是不是会有新的收获?

二、逐层引领,点拨方法

1、初读古诗,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抽生介绍诗作者王昌龄。王昌龄其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

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现存诗一百八十一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你怎样理解“从军行”?预设: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将士的生活。

2、朗读知大意。

借助书中注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请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谁来朗读古

诗?其他同学听听读得是否正确、通顺。现在老师来示范读,你们注意倾听老师读时的停顿及感情

基调。

3、想象画面。

请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一边读诗的前两句,一边动手圈一圈诗中的景物,借助书中注释

理解,看看这些景物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诗中出现的景物: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诗中出

现了一些地名,你们了解吗?

【课件出示】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个是吐蕃,另一个是突厥。“青海”地区,正

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孤城”具有南拒吐蕃、

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雪山。】

小结: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收集相关的地理资料,会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古诗。

【课件出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同学们,请再读读这两句诗,结合课文插图来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语来谈谈你的感受。

提示:将想象画面与理解古诗联系起来。

请同学们结合图画,再读读这句诗,在读这句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青海、雪山)青海湖本是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课件出示青海湖图片)雪山指祁连山,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

银光闪耀,异常壮丽。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

“暗”字呢?板书“暗”。(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幻大,气候恶劣,黄沙漫天,

地理环境差,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诗。让我们随着诗人来看看第二句,当你读这句诗时脑海里出现

什么画面?(孤城遥望)这句诗中哪个字更能打动你的心扉?(孤)板书“孤”,(课件出示画面)假

如你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想呢?(特别想家)是啊!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

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到——茫茫的大漠,无

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

师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和“孤”向我们展示--幅孤寂、荒凉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边塞

气候的——恶劣,环境的——艰苦,将士对家人的——思念。

3、感悟诗情

环境这样恶劣,将士们的生活如此凄凉,他们又是怎样想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的?

预设:

【课件出示:黄沙早已磨穿了身经百战的将士的坚硬铠甲,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进攻的敌人誓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