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网上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0205比较文学答案《浅谈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艺术影响》.docx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网上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0205比较文学答案《浅谈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艺术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比较文学》课程考核要 一.论文撰写要求 1.论文题目可大可小,但尽可能小一点。 2.论述内容要有深度,不要大而空;论文内容一定是有关文学的,不能是其它学科的。 3.字数在3000——5000字之间;字体小四,宋体,行间距1.5。 二.参考题目(可以选取自己熟悉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下列题目仅作参考!) 1.白居易对《源氏物语》的影响 2.《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影响 3.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4.泰戈尔对郑振铎诗歌创作的影响 5.杜甫对古代朝鲜文学的影响 6.莫言创作中的外来影响 7.中日浪漫主义文学之比较 8.拜伦与郭沫若之比较 9.贾宝玉与光源氏之比较 10.崔莺莺与朱丽叶之比较 11.中日太阳神形象之比较 12.中西女神形象之比较 13.《哈利·波特》在中国的传播 14.周作人与日本文学 15.鲁迅在日本的传播或日本对鲁迅的接受 浅谈《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艺术影响 摘要:《源氏物语》是紫式部的代表作,也是日本王朝女流文学中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紫式部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汉学教育,她深厚的汉学修养也充分地体现在她的作品之中。对紫式部创作影响最为深广的当首推《白氏长庆集》,在《白氏长庆集》中又以《长恨歌》为最,文章试结合具体实例,浅谈一下《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艺术影响。 关键词:源氏物语;长恨歌;借鉴;艺术影响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最出色的物语文学作品。这部近百万字的巨著以光源氏为中心,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宫廷贵族的内心世界。《源氏物语》还奠定了日本文学“物哀”的基调,对后世影响深远。《源氏物语》诞生的时代相当于我国的北宋时期,当时的日本经历了与隋唐的频繁往来,涌现出一大批造诣深厚的汉学大师,紫氏部的父亲藤原为时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在父亲的影响下,紫式部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打下了扎实的汉学功底。她的汉学素养也在《源氏物语》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源氏物语》整部作品大量地引用了中国的文化典籍,涉及著作达20余部,其中以《白氏长庆集》为主 ,在《白氏长庆集》中又以《长恨歌 》为最。白居易的辞章被巧妙地化入了《源氏物语》,并与书中的故事背景、人物性格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笔者选取《源氏物语》中《桐壶》与《葵姬》两卷的具体段落 ,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艺术影响。 一、《长恨歌》典故的引用使《源氏物语》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白氏长庆集》传入日本后,不仅在贵族社会备受推崇,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在文坛,鉴赏和研究白居易文学、仿效和引用白居易的诗句 ,更是蔚然成风。这种“白居易热”从公元 9世纪到 12世纪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源氏物语》就是借鉴白诗进行创作的典范。从物语的开篇《桐壶》卷就可以看到《长恨歌》的影子。 《源氏物语》开篇写到某朝桐壶帝时代 ,后宫妃嫔甚多,其中有一位更衣,皇帝对她格外宠爱。自皇子出生后 ,她与皇帝更是形影不离 ,这种情况渐渐引起了满朝大臣的议论。 原文译:皇上每日与更衣歌舞升平渐渐疏于朝政,周围大臣无不侧目与议论纷纷:唐朝就因为玄宗沉迷女色,昏庸失政,以致天下大乱。今圣上陶醉于歌舞宴饮 ,以致朝纲松弛 ,若此消息 传遍全国 ,必生民怨 ,此乃十分可忧之事 ,恐日后有马嵬坡旧事之重演。 《源氏物语》引用杨贵妃“马嵬坡”的典故开篇,意在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呢?一般说来引用一部作品 ,应该以这部作品为读者所熟知为前提,根据前面我们所交代的时代背景,《长恨歌》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作品 ,读者在打开《源氏物语》后 ,第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马嵬坡”事件 ,难免就会产生这样的联想:杨贵妃是一个悲剧女性,更衣一出场就与杨贵妃联系如此密切,她的未来会走向何方?她是否会有与杨贵妃同样悲惨的结局?带着这样的猜测与担忧,读者会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紫式部巧妙地用这种抛砖引玉的手法,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读者的联想与期待中开始描述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人生轨迹。 另外,这段引文引用《长恨歌》的典故也含蓄地表达了紫式部自己对社会、对当时朝政的看法。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歌颂李杨的美好爱情的同时也对唐朝后宫的奢侈生活与朝政的腐败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批判。白居易想借“马嵬坡”事件提醒今后的统治者吸取“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勿因荒淫而误国,勿因怠政而致乱。在《桐壶》卷的故事情节中桐壶帝宠幸更衣、耽于歌舞的情景与唐玄宗十分相似。这种现实同样引起了日本朝野内外的议论。 紫式部在此借用“马嵬坡”的典故固然有着增强文章说服力和吸引读者的用意 ,但其背后也流露出她对当时统治阶级声色犬马生活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二、《长恨歌》诗句的化用使得《源氏物语》中人物的刻画更为传神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桐壶》卷中对人物外貌描写的段落: 原文译:帝观杨贵妃

文档评论(0)

祝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