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 口干持续三个月以上 方糖试验(Faber‘s Test)完全溶解时间超过30分钟 非刺激状态下的总唾液流量1.5ml/15min。 眼干持续三个月以上,伴角结膜充血、异物感。 泪液流量测定(Schirmers Test)10mm/5min。 涎腺造影 可见主导管呈羽毛状、花边状或葱皮状改变,末梢导管有程度不等的扩张,排空延迟 唇腺活检 可见淋巴细胞呈灶性浸润 实验室检查 可见血沉加快,抗SS-A、抗SS-B、类风湿因子等抗体滴度增高 鉴别诊断:应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相鉴别 诊断 Typical case MRI 以药物治疗为主 对症处理:促唾药物或酸性食物 免疫治疗: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转移因子、干扰素等。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 中医治疗:采用益气健脾、滋阴补肾为主的方剂 治疗 对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腺体反复肿大或出现肿瘤样改变,可选用手术 目的:明确诊断、减少自身抗原、防止恶变 手术治疗 舍格伦综合症 第三节 唾液腺粘液囊肿 病因病理 唾液腺粘液囊肿根据其病因及病理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外渗性粘液囊肿及潴留性粘液囊肿。 唾液腺粘液囊肿 病因病理 1.外渗性粘液囊肿? 占粘液囊肿的80%以上,组织学表现为粘液性肉芽肿或充满粘液的假囊,无上皮衬里。许多研究表明,外渗性粘液囊肿的发生系导管破裂、粘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 2.潴留性粘液囊肿? 远不如外渗性粘液囊肿常见。组织学表现有三个特点:有上皮衬里、潴留的粘液团块及结缔组织被膜。潴留性粘液囊肿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导管系统的部分阻塞,可由微小涎石、分泌物浓缩或导管系统弯曲等原因所致。 唾液腺粘液囊肿 临床表现 1.粘液囊肿? 粘液囊肿是最常见的小唾液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这是因为舌体运动常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觉或不自觉的咬下唇动作使粘膜下腺体受伤。 唾液腺粘液囊肿 临床表现 2.舌下腺囊肿 最常见于青少年,临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1)单纯型: 为典型的舌下腺囊肿表现,占舌下腺囊肿的大多数。 (2)口外型: 又称潜突型。囊肿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 (3)哑铃型:为上述二种类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颌下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唾液腺粘液囊肿 临床表现 舌下腺囊肿 粘液囊肿 唾液腺粘液囊肿 诊断及鉴别诊断 1.口底皮样囊肿 位于口底正中,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 2.下颌下区囊性水瘤 ? 常见于婴幼儿,穿刺检查见囊腔内容物稀薄,无粘液,淡黄清亮,涂片镜检可见淋巴细胞。 唾液腺粘液囊肿 治疗 1.小唾液腺粘液囊肿? 可在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0.2~0.5ml,停留2~3min,再将碘酊抽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 2.舌下腺囊肿? 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下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作袋形缝合术,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5岁后再行舌下腺切除。 涎腺肿瘤/WHO分类 腺瘤 多形性腺瘤 肌上皮瘤 基底细胞腺瘤 Warthin瘤(腺淋巴瘤) 嗜酸细胞腺瘤 管状腺瘤 皮脂腺瘤 -皮脂腺淋巴腺 导管乳头状瘤 -内翻性导管乳头状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头状涎腺瘤 囊腺瘤 -乳头状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 第四节 唾液腺肿瘤 涎腺肿瘤/WHO分类 癌 腺泡细胞癌 粘液表皮样癌 腺样囊性癌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终末导管癌) 上皮-肌上皮癌 涎腺导管癌 基底细胞腺癌 皮脂腺癌 嗜酸细胞腺癌 乳头状囊腺癌 粘液腺癌 非特异性腺癌 鳞状细胞癌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肌上皮癌(恶性肌上皮瘤) 未分化癌 其它癌瘤 涎腺肿瘤/WHO分类 非上皮性肿瘤 血管瘤 脂肪瘤 神经性肿瘤 其它良性间叶性肿瘤 肉瘤 恶性淋巴瘤 继发性肿瘤 未分类的肿瘤 瘤样病变 前言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所特有的第二大类肿瘤。在我国,涎腺肿瘤约占人体全部肿瘤的2.3%。涎腺肿瘤结构复杂,形态多变,种类繁多。其在口腔颌面部较牙源性肿瘤更常见,而且恶性肿瘤多见。 涎腺在口腔颌面部分布广泛。大涎腺、小涎腺。 患者的年龄分布较广,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有些恶性肿瘤发生在青少年也较多,如粘液表皮样癌。有的肿瘤有一定的性别分布特性。 又名混合瘤(mixed tumor),在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 [临床表现] ???? 常见于腮腺。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肿瘤多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移动性,无压痛。 有恶变之可能 (一)多形性腺瘤(pleomo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