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2012 年 6 月急诊制订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ZYYXH/T11-2008)。 (1)诊断要点 发热,初期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有感受外邪病史。 理化检查:白细胞总数降低或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核左移。 (2)主要症状:鼻和喉部有烧灼感,咽痒或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7 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症状: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 主要体征: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二)症候诊断 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 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 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舌苔黄,脉浮数。 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 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 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洪大。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风寒束表证 治法:解表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甘草。 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颗粒等。 风热犯表证 治法:解表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味:牛蒡子、薄荷、生甘草、杏仁、淡豆豉、淡竹叶、连翘、荆芥穗 ,银花、桔梗、桑叶。 中成药:疏风解表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暑湿袭表证 治法:清暑祛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二)中医外治法 针刺退热:选穴,大椎,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手法均采用泄法。 刮痧退热:取大椎穴。由内向外、单一反向刮动,每一部位刮 20 下左右, 至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 (三)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辨证选用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双黄连粉针等。 (四)基础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补液 500-1000ml (五)护理 1、风寒束表者,可服生姜汤,饮热稀饭等温散之品以助汗出。 2、风热犯表者,可给与清凉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鲜桔汁。 3、表证期,密切观察病情,对高热烦躁者,警惕邪犯心包之危证。 4、汤药煎煮时间不宜太长,沸后 5-10 分钟即可。 5、密切关注服药后汗出情况,以防厥脱之变。 三、难点分析 因外感发热患者多在门诊就诊,对服药后退热时间不能很好配合测量,故对发热缓解时间、退热起效时间、发热痊愈时间的测量未能获得较明确数据,影响疗效判定。 诊疗方案中中成药数量不多,病人依从性不足。一部分因患者不能耐受中药及中药汤剂煎煮不方便等原因,未能坚持服药治疗。而我院的中成药种类也不足,使得患者未能按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临床治疗发现,有使用中成药与中药汤剂之间,辩证不符的现象,提示科室人员对诊疗方案掌握不熟练,辩证不清。 部分患者不接受使用针灸、刮痧等退热措施。 中药注射液研究较多,但针对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仍在初步探索阶段,中药作用机制仍待研究。 四、疗效评价 1.解热时间:服药 72h 内(1 个疗程内)体温下降到 37.2℃及以下,并且其后体温不再上升超过 37.2 的时间。 2、即刻退热判断标准:服药后 4h 内体温下降 0.5℃. 3、痊愈天数:首次服药至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所需天数。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标准:精神、食欲好、体温恢复正常满 12 小时、鼻咽部症状消失、咽充血消失。 评价方法 1、评价疗效性指标:体温、症状和体征。 2、体温观察时点:首诊体温、服药后 1h、2h、3h 和 4h 体温。服药后第二天 8:00、12:00、16:00 和 20:00 体温,第三天8:00、12:00、16: 00 和 20:00 体温,服药后 72h 体温及服药 72h 外随诊体温。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ppt VIP
- 《2025年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pdf VIP
- 部编版11.一块奶酪 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docx VIP
-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范2025版.docx VIP
- 最全的日语汽车词汇汇总.docx VIP
- 护理组织管理体系与职责分工..doc VIP
- 2025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年GB14881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屈光手术科普知识.ppt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