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用精输精管管腔中类白喉柱状杆菌的分离及培养特性研究.docxVIP

猪用精输精管管腔中类白喉柱状杆菌的分离及培养特性研究.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用精输精管管腔中类白喉柱状杆菌的分离及培养特性研究 这种杆菌是一种中性绿色,形状独特,偶尔生长在一侧或两端,通常是球形的、单带和团块状的杆菌。白喉杆菌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为本属代表菌, 除了白喉杆菌外, 其他的棒状杆菌一般统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 (Diphthemid bacillus)。 类白喉棒状杆菌形态类似白喉杆菌, 菌体较短, 多形性不显著, 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有一定差异, 主要包括假白喉杆菌、干燥棒状杆菌、肾棒状杆菌、库彻棒状杆菌、假结核棒状杆菌和牛棒状杆菌等, 与兽医有关的类白喉棒状杆菌主要有肾棒状杆菌、膀胱炎棒状杆菌、纤毛棒状杆菌、假结核棒状杆菌、库彻棒状杆菌和牛棒状杆菌等。 类白喉棒状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正常情况下可寄居在人或动物的鼻咽部、皮肤、黏膜和眼结膜等处, 临床证明其在多数情况下不具有致病性, 但在宿主机体免疫力低下时, 类白喉棒状杆菌也会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严重感染而导致败血症。有些中药对类白喉棒状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可以用于临床因本菌感染而引起的败血症的治疗。试验从猪用人工授精输精管管腔中分离出Ⅰ株类白喉棒状杆菌, 并进行了鉴定, 现报道如下。 1 培养基的制备 猪用人工授精输精管、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绵羊血脱纤琼脂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各种糖 (醇) 等发酵管、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尿素琼脂斜面培养基、明胶培养基、普通培养基、酸性培养基、3%过氧化氢溶液, 自制;药敏纸片, 市购;小白鼠[体重为 (20.0±0.5) 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方法 2.1 菌株的培养 取猪用人工授精输精管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管腔2~3次, 将冲洗后的生理盐水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 37 ℃培养48 h;挑取疑似类白喉棒状杆菌菌落接种于普通琼脂斜面, 37 ℃培养48 h以获得纯菌株。纯菌株经验纯后于4 ℃冰箱保存, 备用。 2.2 形态特征观察 对分离到的纯菌株进行抹片、革兰染色、镜检, 观察并记录形态特征;再将其接种于普通琼脂、绵羊血脱纤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37 ℃培养48 h, 观察并记录结果。 2.3 平板、尿素培养基 将纯菌株接种于各种糖 (醇) 等发酵管、淀粉琼脂平板、尿素琼脂斜面、明胶培养基, 37 ℃培养48~72 h;在载玻片上滴2滴新配制的3%过氧化氢溶液, 取少量菌株抹片, 观察结果。 2.4 不同ph值的培养试验 将本菌株分别接种于普通培养基 (pH值为7.5) 和酸性培养基 (pH值为6.3) , 37 ℃培养48 h, 观察结果。 2.5 药物过敏试验 按参考文献中介绍的纸片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 2.6 机构间血清培养物的制备 将分离到的第1代纯菌株接种到普通肉汤培养基, 37 ℃培养48 h。镜检验纯后用麦氏比浊法测菌株浓度, 将8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 每组2只, 雌雄各半:1~3组分别腹腔注射肉汤培养物, 每组剂量分别为0.2, 0.4, 0.6 mL;4 (对照) 组腹腔注射 0.6 mL无菌血清肉汤。观察结果。将各组小白鼠颈椎脱臼致死, 剖检观察各脏器有无病变, 并无菌采集肝脏组织抹片, 观察结果。 3 结果 3.1 类白喉网状杆菌的鉴定 从猪用人工授精输精管管腔中分离、鉴定出1株细菌, 经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检验确定该菌株为类白喉棒状杆菌, 与《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报道的相符。 3.2 分离菌的形态 分离菌为革兰阳性、中等大小杆菌, 大小为 (0.4~0.6) μm× (1.0~7.5) μm, 且差异较大, 最长菌体约是最短菌体的7~8倍, 大的呈长丝状, 小的呈短杆状, 两端钝圆、膨大, 无芽孢, 单个或2~3个排列。 分离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 圆形, 表面光滑、湿润, 边缘整齐, 白色, 呈针尖状, 不透明; 在绵羊血脱纤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小菌落, 圆形, 表面光滑、湿润, 边缘整齐, 白色, 呈针尖状, 不透明, 不溶血。 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于37 ℃培养48 h不生长。 3.3 生物化学试验的结果见表1 根据生化试验结果并参考《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 可确定分离菌为类白喉棒状杆菌。 3.4 不同ph值的培养 分离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在酸性培养基上不生长。 3.5 药物过敏试验结果见表2 3.6 分离后感染小鼠血清指标 经麦氏比浊法检测, 培养后的类白喉棒状杆菌的肉汤培养物菌株浓度为3×108/mL。腹腔注射后, 试验组小白鼠均未出现发病症状, 和对照组无差别, 剖检各脏器均正常。无菌采集肝脏组织块在绵羊血脱纤琼脂培养基上抹片, 37 ℃培养48 h后无本菌株生长, 原因可能为本菌株被机体吞噬细胞所吞噬。 4 猪人工授精时菌株的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