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草原艺术的造型与装饰.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草原艺术的造型与装饰 草坪艺术主要分为鹿石、石雕、陶瓷、骨角、黄金产品和铸铁。根据现代标准,各种武器和工具也可以纳入艺术收藏。不过, 我觉得其中最具草原特色的艺术品主要包括鹿石、石人、青铜器中的饰牌、青铜器中的铜鍑、黄金制品中的饰牌与饰品等。 草原艺术的造型及装饰纹样涉及几乎所有亚欧大陆上的飞禽走兽, 包括上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种种神兽造型, 甚至某些纹样先于草原民族的产生就已经出现在远古石器时代的文化之中, 这些纹样的造型与其载体的各种材料、式样有关, 形成种种千变万化的造型手法。 以下我们集中讨论鹿石、石人、铜鍑和饰牌等四种草原艺术品, 以及草原艺术的一些基本造型及装饰纹样。 一、 草坪艺术 (一) 主要代表人物及区域社会 鹿石 (reindeer stones/оленныекамни) 是指经过加工的碑状石刻, 因为上面雕刻一些鹿的图案而得名 (王博、祁小山.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5.258页) 。鹿石是草原新石器时代图腾性质的石碑, 可以理解为草原石人的一种雏形。新疆当地人弄不清鹿石上所刻何物, 误称它们为“五凤石”, 学者们发现它们与岩画上的大角鹿相似, 遂称其为鹿石。也有鹿石雕刻了牛、羊、马、猪、驴, 以及猫科猛兽。有些鹿石在顶部雕刻了人像, 而在头部下面则雕刻了动物图案, 这种鹿石具有石人的基本特点。新疆一些鹿石顶部雕刻了圆圈加下面的鹿形或神秘的符号, 蒙古鹿石上刻有鹿纹、人像、弓箭、箭镞和短剑等, 高加索有些鹿石仅雕刻了圆环、点状连接、带状线条、弓箭及符号, 第聂伯河流域的石碑上还有一种“杉针”形的脊椎骨和肋骨图案, 等等。 俄国人维达林·瓦西里耶维奇·沃尔科夫在《蒙古鹿石》一书里将鹿石分为三类: (1) 全亚欧类型, 没有动物图案; (2) 萨彦岭-阿尔泰山类型, 特点是接近自然“现实”的鹿刻像; (3) 蒙古-外贝加尔湖类型, 特点是装饰性图案化的鹿纹样 ([俄]В.В.沃尔科夫.蒙古鹿石.王博、吴妍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99页) 。前苏联学者多认为, 所有的鹿石都是人的化身, 至少最初是人的形式 (王博、祁小山.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5.267页) 。 鄂嫩哈拉·苏日台说, 鹿石来源于斯基泰族, 约公元前5世纪初传到西伯利亚, 以米努辛斯克盆地 (МинусинскаяКотловина) 为中心, 在叶尼塞河流域形成所谓“斯基泰-西伯利亚青铜文化”, 以后才传到蒙古高原 (鄂嫩哈拉·苏日台.中国北方民族美术史料.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51-52页) 。但新近的研究对鹿石的斯基泰起源说提出了质疑, 因为, 鹿石的形成早于斯基泰民族的形成。 根据乌恩的研究, 鹿石产生的年代在公元前13世纪-前7世纪, 限定在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过渡时期, 乌恩给出了三个理由: (1) 鹿石上所刻短剑、管銎斧、弓形器、车以及卷曲成环的猛兽造型都不会晚于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 (2) 阿尔泰石冢和蒙古地区的石板墓文化的建筑材料使用了鹿石, 早期铁器时代的石人雕刻也利用了先前的鹿石雕刻; (3) 我国北方诸多文化年代上限均在公元前7世纪-前5世纪, 但它们却与鹿石无缘 (乌恩.论蒙古鹿石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 2003 (1) .21-30页) 。 鹿石的纹样在草原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且颇具特色。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查干郭勒乡什巴尔库勒 (三道海子) 有巨大堆石冢和若干鹿石遗存, 在新疆吉木萨尔、和静、温宿、富蕴、昭苏等地也皆有石冢、石人和鹿石。俄罗斯阿尔让遗址、巴泽雷克遗址所在地、蒙古西部科布多河流域等, 还有哈萨克的七河地区, 也有石冢和鹿石遗存至今。 新疆青河县三道海子鹿石 (如图1) 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一件鹿石从上至下正面为五个大角鹿, 另一件为六只大角鹿, 三道海子的鹿石顶端相当于石人头部的位置, 一般带有大圆圈, 这个大圆圈代表什么呢?这种圈纹鹿石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河县, 还有吉木萨尔 (Jimsar) 的大龙口等处。林梅村认为, 它们就是阿里玛斯波伊人——独目人——的大石冢, 三道海子的大石冢可能是独目人的王陵 (林梅村.阿尔泰山和天山的大石冢.欧亚学刊, 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 2002.101-112页)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 希腊诗人阿利司铁阿斯在中亚的访问路线, 是先去天山北麓的伊塞顿人地方, 然后去阿尔泰山南麓的独目人地方, 接着访问阿尔泰山北麓的格里芬人地方, 希罗多德推算阿利司铁阿斯卒于公元前690-前680年。如果林梅村的观点成立, 则独目人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入主天山, 占据了伊塞顿人领地。王博认为, 青河县的石人属于独目人, 而切木尔切克的石人属于秃头人, 属于草原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