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一个人的书籍设计史,却是我们大家的阅读史
读宁成春先生《一个人的书籍设计史》,我的收获是双重的:既
可怀旧,又可猎奇。
说怀旧,皆因宁先生是书籍设计“三联风格”的重要缔造者,他
服务三联的时间,正是我们追着三联版图书又买又读又藏的时期。翻
开《一个人的书籍设计史》,你会发现书中有那么多封面,都是你熟
悉的,是你不止一次端详过的;那些书是你曾买回来向人炫耀过的,
是你熬夜逃课又划又写细细读过的。当然,也有一些是你买不到或买
不起的。而所有这书,原来都是一个人设计的,那就是宁成春先生。
所以,这书虽说是宁先生一个人的书籍设计史,却也称得上是我们大
家的三联版图书阅读史。书中几百幅书影,既是宁成春先生的“私人
相册”,也是我们回忆青春年少时期抢读、跟读岁月或争读、偷读时
光的“怀旧地图”。
原来,1980 年我在衡水师范图书馆借阅过的《根 :一个美国家族
的历史》,就是宁老师设计的。但那时我对书由谁设计简直毫不关心。
过了几年我才开始注意经常在封底左上角出现的“封面设计某某某”
字样。
原来,当年我们当“禁书”读的那本 《西行漫记》也是宁老师设
计的。
哈! 《中国纪行》。这本书我因贪恋捐面精装淡雅别致 ,就把护
封给丢掉了。这都是读那本 《书的故事》导致的恶果。那小册子上说
护封是用来在运输和销售途中保护封面用的。新书到了书房 ,护封的
任务完成,就可以弃之不顾。1998 年前后 ,我自发掀起“为书脱衣”
行动 ,丢了很多护封。这本 《中国纪行》,若不脱掉护封我都不知道
是 白色细绢面精装 ,简直惊艳。读宁老师对此书设计手法的解读,方
知这护封与封扉设计中有那么多讲究。他写道 :
大 32 开,精装,护封明黄底色,四周咖啡色框,四角咖啡色麻点
圆形色块上印“中国纪行”四字。中间偏下画了一组骆驼商队,由右
向左慢行,远方是云雾下隐约可见的明代古城,中间最上方印了两种
文字的外文书名和著者编者,最下
方印出版社名。背面边框、书名文字与封面相同,只是把商队换
成了明朝正德年间中国瓷盘上的图案,圆形图案中有波斯文。精装内
封使用白色绢丝纺印,深蓝色书脊,外文书名翻白色,中文书名、编
著者及社标烫金。封面、封底四边烫金框,中间偏上烫蓝色漆片带波
斯文的瓷盘图案。环衬满版印深蓝色。扉页印波斯文原书图案,三种
文字书名及编著者和出版社全部印深蓝色。
其他的书我就不抄书名了,因为抄不胜抄。上手翻翻这本书就可
明白,没有了宁成春先生的设计,难以想象会有什么样的“三联风
格”。
再说猎奇。我的意思是说,读此书可以知道原本不该我们知道的
许多书前故事与书后内幕,因此大可刷新读者对三联版图书的认知,
从此再见某本书时,我们可以会心一笑,而何以会心,别人未必知道。
比如杨绛先生的《洗澡》,她托沈公转达设计要求,说是“要求
封面雅致,或者只是洁白、题字”。宁先生心领神会,“封面用纯白
色,中间一个椭圆形天蓝色块 ,像一枚指纹 ,或其他的什么,上面是
钱锺书先生手书的洗澡二字。”除了书名和作者,没有赘余 ,连三联
的 logo 都只放在书脊上。
宁老师又透露 ,《洗澡》当年获茅盾文学奖 ,三联特地做了三百
册精装 ,封面用白色绢丝纺 ,压凹凸书名。书脊烫蓝色电化铝 ,护封
则是在 0.7 毫米的透明涤纶膜上做丝网印刷。八十年代末的出版界 ,这
些材料和工艺都很少采用。唉!真是不如不知道。如今知道了,又去
哪里找呢?
还记得三联版《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吧 ,那是 1995 年读书界的
“大书”,当时我和姜威、郭红飞几个人只读得一会慷慨悲歌 ,一会
唉声叹气。这本书是出版界 “最后二十年”之类选题策划的先锋 ,是
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的 出版选题与阅读话题。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
独特:只有黑白两色,以黑为主,相当醒目,逛书店时很容易发现。
这给了我一个见一次买一本的理由,断断续续我买了好几本送朋友。
自存的那本终于等到了 2010 年代我和陆键东先生见面的一天。是在广
州陆先生在我带去的书上签名,还讲了这本书出版的前前后后。但是
他没讲封面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
还好,我们等到了宁老师亲自揭秘 :
“……看了这部书稿,我非常感动,……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
作者的行文,给我的阅读感受都是情感的浓烈和气氛的压抑。为了传
达这种感受,我
首先考虑的是封面用黑色。陈寅恪先生晚年失明,无论在事实层
面还是隐喻层面,我想不出其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机械员之机械员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pdf
- 英语专业(口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pdf
- 2017年4月自考第二外语日语00840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pdf
-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_真题-无答案.pdf
- 辽宁大学243二外德语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pdf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滨淮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pdf
-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pdf
- 传媒2020年12月《中国新闻史》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标准答案】.pdf
- 2020年北京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东南亚文化方向)944语言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精品.pdf
- 第二外语学什么好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