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健康完整版.pptVIP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健康完整版.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4)自我效能——Mordechai Blittner的戒烟实验 自我效能组 非自我效能组 控制组 67% 28% 6% * 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努力程度。自我效能高的人设定高的目标并坚持不懈,提高成功机会。 影响我们在追求目标时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高的人在从事困难工作时的焦虑感较低,免疫系统的运作较好。 (4)自我效能的结果 自我效能通过两种方式提高个体从事健康行为的可能: * (4)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示意图 * (5)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塞里格曼 1.把狗放在矮板隔开的室内,一边有电,一边没有电。狗只要跳过墙板就可以回避电击。 2. 将狗固定在地板上进行反复电击。 3. 松绑在点击,几乎没有狗跳,先乱抓叫,后趴在地上漠漠忍受电击,不进行任何反抗。 电击→逃(没用)→不逃(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个体将负性事件的起因归因于稳定的、内在的与全面的因素所带来的悲观状态(Abramson, 1978)。经历多次消极体验之后,在面临相同情境个体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 (5)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负性事件:高数挂了!(可怕) 一定是我自己太笨了 只是这次没下功夫,努力就好了 这是我自己没有做好 这次是因为老师出的题目太难了 唉,我数学这么差,其他的学科也好不到哪去,干啥啥不行 我只是这门课没考好,我我其他课程的成绩都好着呢~ 稳定型归因 内在型归因 整体性归因 内在(Personal):容易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错。——会降低个体自尊。 整体(Pervasive):认为问题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影响到生活中的每个方面。——这使得失败的影响会泛化。 稳定(Permanent):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使得失败产生更长久的消极影响。 * * 我的数学不及格,我敢说是老师故意逼我们更努力一些。必须承认,我早就应该努力! 不稳定的、外在的、特定的归因 我的数学不及格,我一直担心自己不聪明。现在我知道这是真的事实! 稳定的、内在的、整体的归因 增加努力 习得性无助(沮丧,减少努力,学习不良) 提高成绩 成绩更差劲 (5)习得性无助的后果 * 习得性无助 (5)习得性无助的后果 低成就动机 低自我概念 低自我效能 遇到苦难容易自暴自弃,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 完成某行为的信念、信心、自我判断或感受低,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怀疑和不确定,长制定的目标避免失败。 指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若自我概念低,会出现态度消极,对事物无兴趣,自卑多疑。(空虚心理) 消极的定式 指消极的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受既往经验的影响,认定自己永远是失败者,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消极生活。 * (5)习得性无助的预防 认知调整 理清不合理的认知与不良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纠正错误认知,引导其建立理性的思维模式,从小事做起建立信心。 建立新兴奋点 当处于劣势、面对弱项时,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可以通过转移话题或者改作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形象控制训练 当已经建立了自己无能为力的消极自我形象后,想要改变,就要通过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来替代消极的自我形象。 习惯的力量 在社交中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在模仿中体验,在体验中沉淀,养成习惯,让人格不断成长,个性不断重塑,行为不断改变,冲破习得性无助的禁锢。 * 面对压力如何应对从而保持健康? * 压力的应对 应对:个体在处理来自身体内外部、超过自身资源的生活事件时,所做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应对方式:人们在面对应激事件时的反应方式。 应激事件 应对方式 健康 * (1)性别与应对方式 趋向和表现友好的反应 面对压力时,女性会更多的采取保护自己和孩子,女性更倾向于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和其他种族成员搞好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发展出亲密的,跟容易与他人合作以及关注社会关系。 * (2)性格与应对方式 乐观与悲观 A型与B型 压力易感人格(行为倾向、期望和个人特征) * (2)性格与应对方式—乐观与悲观 “境由心生” 1097项专利 灯泡实验 --“你失败了5000次,放弃吧。” --“我没有失败5000次,是成功了5000次,我成功证明了哪些方法行不通。” * 失败最多的科学家--爱迪生 在下面十个句子中,请根据以下所列的尺度评价你对每个句子的同意程度,1表示极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没意见,4表示同意,5表示极为同意。 1 在不明确的情境下,我通常会朝最好的方面想。 2 我很容易放松。L 3 一件事情要有可能出问题,那就一定会出问题。* 4 我一向对自己的未来很乐观。 5 我很喜欢跟朋友在一起。L 6 保持忙碌对我来说很重要。L 7 我从不指望事情会如我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