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
选试题及答案一
单选题(共 30 题)
1、学生在读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时,想到梅花在古诗词中常代
表高洁傲岸、不同流俗的美好品格,并搜集了一些示例。下列正确的是( )。
A.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
B.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C.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林逋 《山园小梅》)
D.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李清照 《鹧鸪天·桂花》)
【答案】 C
2、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引导学生理解 “梧桐”在诗词中所代表的
凄凉悲伤的意象。下列学生整理的诗词名句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答案】 A
3、学习复句的基本类型,教师选取了一些语句作为并列复句学习的例句,下列
句子适合的是( )。
A.他进入这个世界,便奉献给这个世界以真诚
B.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观花
C.她不是要人装傻,而是要人保留一份纯真
D.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答案】 C
4、阅读《山中访友》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A.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通过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进入作品描写的意境
B.强化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好习惯。使之一步步深入课文.深刻体会作者
理锯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情:也融会贯通了人文主义教育
C.意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充满深情的对话
式描写的
D.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所以要表达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故这里训练表
达,学生的合作不如独自完成要好
【答案】 D
5、阅读某高一教师在暑假时给学生布置的暑假作业,按照要求答题。
A.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作业,做到了因材施教
B.该教师分组依据学生考试成绩,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C.一组学生基础薄弱,假期作业可以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D.二组学生基础扎实,假期作业有助于他们拓宽阅读面、增加积累
【答案】 B
6、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 “古今异义”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爱莲说》)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D.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愚公移山》)
【答案】 C
7、某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后,在指导学生研习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时运用了以下教学方式。下列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是( )。
A.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
B.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默读方式,由面到点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
丰富
C.组织学生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审视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
问题
D.引导学生坚持在研读的过程中勤查资料,勤做笔记,加深和拓展对作品的理
解
【答案】 B
8、教学《爱莲说》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师列举
应用该手法的其他诗词来说明,下列诗词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
A.陆游 《卜算子·咏梅》
B.郑燮 《竹石》
C.贺知章 《咏柳》
D.于谦 《石灰吟》
【答案】 C
9、以下教师对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 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
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
能
B.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
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C.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D.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有
重点地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答案】 D
10、以下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自由写作”教学的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画
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教师抓住学生生活中交往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有了作文的真实期待.适时切入
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
B.用比喻的形式介绍怎么写作文.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有欠考虑
C.为学生提供检测材料.容易让学生形成形式化思维,不利于学生作文内容的丰
富
D.学生提出的问题欠缺深度.由此可见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把控失当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三卷) .pdf
- 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研究真题及答案00812 .pdf
-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pdf
-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十章习题 .pdf
- 2023年江苏省书记员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pdf
- 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pdf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整理 .pdf
- 2023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pdf
- 7月全国自考英语科技文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pdf
- 【必威体育精装版】提高旅游产品功能英语-word范文模板 (12页) .pdf
- 《中国通史》文字稿第12集春秋争霸.docx
- java教程--类与对象-讲义课件(演讲稿).ppt
- Vue应用程序开发-(1).pptx
- 东北师大版社劳动实践与评价指导手册一年级上册主题二活动一寻找五彩的树叶课时课件.pptx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Module 4 Unit 2 How much is it单元教学设计.docx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 4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6《上课之前》课件 鄂科技版 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pptx
- 《1~5的认识》说课课件(共25张PPT)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pptx
- 六《解决问题(1)》说课课件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pptx
- 七《解决问题》说课课件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