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陈独秀主
编),反对就到的、提倡新到的,兴起了“民主”与“科学”
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
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思想武器。
2、“五四”时期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小时《荆生》的作者是
林纾。是理想化的卫道英雄的化身。
3、梅光迪属于学衡派成员。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
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
4 、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
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
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
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
思想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
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
5、冯至诗歌所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主要来自德国。尤其是海
涅 《还乡集》的影响。
6、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是小说
7、“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 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
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
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
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8、结合作品,论述 《呐喊》《彷徨》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
容及意义。
(1) 深切同情中国农民的命运,反映农民所遭受的苦难,批判
黑暗的社会现实。在作品中,鲁迅真切的反映了农民在辛亥
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展现了封建半封建的落后
和闭塞环境。
(2) 悲悯农村妇女的不幸命运,反映封建礼教对她们的戕害,
批判锋芒直指封建宗法制度。如《祝福》、《离婚》等作品,
批判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现状。《祝福》写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礼教的黑暗,另一方面谴责了祥林嫂周围
同受压迫的劳动者的麻木愚昧。《离婚》写出了爱姑外表刚
强泼辣,敢于反抗,也挖掘出了她内心深处的软弱,最终她
选择屈服。鲁迅写她们的病态和弱点,尖锐的提出 “改造国
民性”的主题。
(3) 批判农民的性格弱点,表现他们的愚昧、保守、狭隘,进
一步提出了“国民性”的改造。如《药》通过写革命者夏瑜
被杀害,而她的鲜血被愚昧的群众买去治病的故事,真实显
示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和失败。鲁迅的作品在此
背景下,展示农村生活图景,在与中国民主革命的联系中探
索农民问题。
9、简析丁玲笔下的莎菲形象及其意义。
(1)莎菲是个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女性,执拗地寻求人生
的意义却又找不到出路;鄙视世俗,又不时地徘徊于声色边
缘;重感情,更爱幻想与狂想。
(2 )莎菲的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动荡时代知识青年的反抗而
带着病态的性格。她的苦闷,是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激
进青年在革命低潮中陷入苦闷彷徨的真实写照,包含着丰富
的时代内容。
10、结合作品,论述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
(1)旁征博引,于谈天说地中显示出深厚的学识、才情。
周作人是大学者,大学问家,其散文常体现出他在学养上的
优势。如《故乡的野菜》,在介绍每一种野菜的时候都旁征
博引与之相关的民俗、歌谣、古籍记载,既显示出作者丰富
的知识,又使读者在丰富见闻时获得知性的享受。
(2 )舒展自如,娓娓而谈,在絮语般的描述中,让读者感
受到浓郁的水乡气息和生活情趣。如《乌篷船》以书信的形
式,缓慢叙述,为友人介绍故乡风情,情真意切,娓娓道来。
(3 )平和冲淡,恬适淡远,又不乏幽默。苦涩的滋味,于
朴素的描绘中书写人生的经验和真切的情怀。
(4 )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具有独特的风致。
11、问题小说
(1)1921 年以后,一些作家沿着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
方向,创作的一批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被称为“问题小说”。
(2 )其思想特征在于揭示社会问题,批判社会黑暗,并试
图提出解决办法。
(3 )代表作有: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叶绍钧的《这也是
一个人》,王统照的《沉思》等。
12、爱美剧
(1)1921 年初,汪仲贤、陈大悲等组成的民众戏剧社,与
应云卫、欧阳予倩等组成的上海戏剧协社,着力提倡“爱美
剧”。
(2 )“爱美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它针对文明戏
的堕落,力求摆脱商业化的倾向,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3 )主张戏剧表现时代、人生,并重视舞台实践、剧场组
织工作以及剧本的创作与改编,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
13、象征诗派
象征诗派活跃在20 年代中后期的诗派,代表人物是李金发、
穆木天等。诗歌创作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提出“纯
粹的诗歌”的概念。
14、台湾新文学早期作家赖和小说题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