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B中华人民共和国稀土行业标准XB/T 206—2007代替 XB/T 206-1995钕氧化物Praseodymium-neodymium oxides2007-08-01 发布2008-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XB/T 206—2007前言本标准目前尚无对应的国际标准。随着近年稀土市场和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发展,对错钕氧化物要求也不断更新。为此对原行业标准XB/T206一1995《错钕氧化物富集物》进行修订。本标准与XB/T206一1995《错钕氧化物富集物》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稀土总量进行了修订,因此,将原《错钕氧化物富集物》更名为《错钕氧化物》;删除了原牌号中钕含量分别为60%、65%的两个牌号;增加040075、040080、040085三个牌号;增加了对稀土杂质(LazO3、CeOz)及非稀土杂质(Fe2O:、SiOz、CaO、Al2O3、SO,2-、C1-)的考核指标;增加了灼减考核指标;取消了氧化针(ThO2)的考核指标。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湖南升华稀土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正夫、郭海军、翁国庆。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B/T 4049—1991.XB/T 206—1995。
XB/T 206--2007钕氧化物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错钕氧化物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从稀土矿和钕铁硼永磁材料加工后废料中提取制得的错钕氧化物,供电解制备错钕合金和玻璃、陶瓷等添加剂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GB/T12690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GB/T14635.1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草酸盐重量法测定稀土总量3要求3.1化学成分产品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需方如有特殊要求,供需双方可另行协议。表 1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产品Laz O3CeO2Sm2 03Fe2O3CaOAl, O3SO42C1灼减量REO| Pr. OuSiO2Nd, O3REOREOREO牌号REOREO不小于不大于0400859915±285±20.10. 10.050.10.050. 050.050.050.059920±280±204008050.10.050.050.050.050.059925±27510. 10. 050.10.050. 050.050.050.050400709930±2170±50.050.10.050.050.050.053.2外观3.2.1产品为棕灰色粉末。3. 2.2产品应洁净、无明显的机械夹杂物。4试验方法4.1稀土总量(REO)的分析方法按GB/T14635.1的规定进行4.2错钕含量及稀土杂质含量的分析方法按供方现行方法进行。4.3非稀土杂质含量及灼减含量的分析方法按GB/T12690的规定进行。4.4外观用目测检查。4.5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I
XB/T 206—20075检验规则5.1 检查与验收5.1.1产品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规定,并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规定不符,可在收到产品之日起2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可委托双方认可的单位进行,并在需方共同取样。5.2 组批产品应成批检验,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5.3检验项目每批产品应进行化学成分和外观检测。5.4取样和制样仲裁取样数量按表2规定进行。每件(袋)取样量不少于100g,将试样充分混匀后,以四分法迅速缩分至所需量,装人试样袋密封。表 2件(袋)数1~56~4950~100100件(袋)数的10%件(袋)数的平方5取样件(袋)数件(袋)数的100%取整数根,取正整数5.5检验结果判断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不合格时,则从该批产品中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1标志、包装6.1.1每袋(件)外应附标签,注明:供方名称、产品名称、牌号、批号、毛重、净重及出厂日期及“防潮”标志或字样。6.1.2产品内包装采用双层塑料袋,经热压或绳扎封口,每袋净重分别为25kg、40kg、50kg;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X_T 165-2012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37mm高炮安全操作规范.pdf
- SBT 225-2007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铸件技术要求.pdf
- TBT 3092.1-2004铁路信号旗.pdf
- SHT 0022-1990石油馏分氢含量测定法(燃灯法).pdf
- NY 5207-2004无公害食品 豌豆.pdf
- SJT 10588.5-1994DB-413型电子玻璃技术数据.pdf
- QB 1665-2004纸与纸板平滑度仪.pdf
- SN 1059.3-2002进出口食品平板菌落计数--滤膜法.pdf
- SJT 11324-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pdf
- SN_T 3497-2013水产品中颚口线虫检疫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