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3063-2016马铃薯抗晚疫病室内鉴定技术规程.pdf

NY_T 3063-2016马铃薯抗晚疫病室内鉴定技术规程.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B 16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063—2016马铃薯抗晚疫病室内鉴定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ation of potato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in greenhouse2016-12-23发布2017-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3063—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宇红、谢丙炎、冯兰香、振川、凌键、陈国华I NY/T3063—2016马铃薯抗晚疫病室内鉴定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抗晚疫病(lateblight))离体叶片和盆栽鉴定方法与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品种和材料对晚疫病抗性的室内鉴定及评价。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马铃薯晚疫病potatolateblight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侵染马铃薯叶片、叶柄、茎和块茎引起的一种流行性卵菌病害(病害诊断参见附录A)。3试剂与材料3.115%二甲亚(DMSO)溶液在85mL灭菌水中加人15mL二甲亚砜,混匀后贮存于4℃冰箱中。3.2抗生素母液称取2.0g氨芊青霉素、0.2g利福平、1.0g制霉菌素分别溶于少量水中,其中,利福平需先溶于少量二甲亚中,搅拌至溶解后加水定容至100mL制成3种抗生素的母液,经细菌过滤器过滤后,贮存于4℃冰箱中备用。3.3培养基3.3.1黑麦培养基黑麦粒60g、蔗糖20g、琼脂粉15g、水1000mL。先将黑麦粒用水浸泡24h~36h,用捣碎机捣碎后经3~4层纱布过滤,取浸泡水和滤液加水定容至1000mL,加入蔗糖、琼脂,加热并搅拌至琼脂完全溶化后,于(121士1)℃高压灭菌15min。3.3.2选择性黑麦培养基当100mL灭菌黑麦培养基冷却至约50℃时,加人3种抗生素母液各1mL。使培养基中氨青霉素、利福平和制霉菌素的终浓度分别为200ug/mL、20μg/mL和100μg/mL。3.3.3黑麦粒培养基在50mL离心管中加人3.3g黑麦粒和20mL水,浸泡12h后,于(121士1)℃高压灭菌15min。注意灭菌时不要将管盖完全拧紧,灭菌后再拧紧管盖备用。3.4对照材料以马铃薯底西瑞(Desiree)或“费乌瑞它(Favurit)’等感病品种为感病对照3.5育苗基质将草炭、蛭石和菜田土按体积2:1:1混合均匀,于(134士1)℃湿热灭菌1h。或直接购买商品化蔬菜育苗基质。3.6其他用品培养皿、托盘、离心管、烧杯、量筒、锥形瓶、纱布、滤纸、酒精灯、细菌过滤器、小型手持喷雾器、育苗钵等。1 NY/T3063—20164仪器设备和设施4.1显微镜放大倍率:40倍~1000倍。4.2恒温培养箱温度范围:0℃~50℃,温度波动不大于1℃。4.3高压灭菌锅灭菌温度范围:104℃~135℃,灭菌时间范围:4min~120min,最高工作压力:0.25MPa~0.22MPa。4.4移液器量程体积:2uL~20uL,系统误差:士1.2%,随机误差:士0.6%4.5电子天平称量范围:0g~1000g.分度值:0.01g。4.6捣碎机额定转速:10000r/min~12000r/min,处理量:500mL,工作方法:断续。4.7超净工作台洁净等级:100级≥0.5μm,菌落数:≤0.5个/(皿·h)(Φ90mm培养平皿),平均风速:0.25m/s~0.6m/s。4.8人工接种鉴定室具备人工调节温度、湿度及光照的条件,使人工接种后具备良好的发病环境。5鉴定方法5.1离体叶片法5.1.1材料育苗将供鉴定材料及感病对照的种薯置于15℃~20℃下催芽。待薯芽长1cm~1.5cm时,将种薯切成每块只带1个健康芽眼的薯块,芽眼朝下播于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钵内,每钵播种1块,置于日光温室里,温度保持在18℃~25℃,常规水肥管理,自然光照。待幼苗长到7片~10片复叶时,选择生长一致、健壮的幼苗用于抗病性鉴定。5.1.2接种体制备见附录B。5.1.3接种从植株顶部计起,取第3、4、5片展开叶,背面朝上置于双层湿润灭菌滤纸上,在每个小叶叶背主叶脉的一侧用微量移液器滴加10uL浓度为8×103个孢子囊/mL的孢子囊悬浮液。每份材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不少于6片复叶。5.1.4接种后管理接种后将容器用保鲜膜封好,置于18℃~20℃光照培养箱内,在每日光照16h,黑暗8h,相对湿度100%条件下培养。5.1.5病情调查调查方法接种后5d~6d,以复叶的每片小叶为调查单位,测定病斑面积及观察有无孢子囊和霉层,根据表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