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_T 1718.2-2017机车车辆轮对组装 第2部分:车辆.pdf

TB_T 1718.2-2017机车车辆轮对组装 第2部分:车辆.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45.060.20S 33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1718.2—2017代替TB/T1718—2003和部分代替TB/T2562—1995机车车辆轮对组装第2部分:车辆Wheelsets assembly for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Part 2: Railway rolling stock2017-05-06发布2017-12-01实施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1718.2—2017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零部件技术要求.4轮对组装技术要求4.1基本要求4.2车轮(制动盘)与车轴压装4.3车轮和车轴的热装+++++4.4成品轮对检验5++6、标记、涂装与防护附录A(规范性附录)轮对组装压装力曲线及说明I TB /T 1718.2—2017前言TB/T1718《机车车辆轮对组装》分为三个部分:一第1部分:机车;一一第2部分:车辆;一第3部分:动车组。本部分为TB/T1718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TB/T1718—2003《铁道车辆轮对组装技术条件》和部分代替TB/T2562—1995《铁道客车用车轮静平衡、轮对动平衡试验方法》。本部分以TB/T1718一2003为主,纳人了TB/T2562-1995中的最高运行速度小于或等于200km/h轮对动不平衡的内容。与TB/T1718一2003相比,本部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修改了同一车轴组装的铸钢车轮轮辋宽度差(见表1,2003年版的表1);一删除了盘毂孔加工后的圆度、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见2003年版的4.3.6);一删除了轮毂孔与轮毂外侧端面的过渡圆弧半径的要求(见2003年版的4.3.7);修改了车轮、制动盘静不平衡位置的要求(见4.1.3,2003年版的表3);--一增加了轮座(盘座)表面及轮毂孔(盘毂孔)内径面可涂抹矿物油的要求(见4.2.1);一增加了轮对组装后轮轴有效突悬量的要求(见4.2.5);一增加了LZ45CrV钢车轴的压装力的要求(见表2);一修改了轮对压装后,如压装压力曲线不合格,第二次组装的要求(见4.2.8、A.2.6,2003年版的4.4.7、A.2.6);修改了注油压退的要求(见4.2.10,2003年版的4.6);-一增加了车轮和车轴热装的要求(见4.3);修改了轮对组装后要求(见表3,2003年版的表3);-一增加了轮对组装后的动不平衡规定(见4.4.3);一删除了压装曲线保存期管理性内容(见2003年版的4.4.4,A.2.7)。本部分由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俊莉、蒋田芳、赵文学、刁克军、胡宏伟、张澎湃、马作为。本部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1718—1987、TB/T1718—1991、TB/T1718—2003。I TB/T1718.2—2017机车车辆轮对组装第2部分:车辆1范围TB/T1718本部分规定了车辆轮对零部件技术要求、轮对组装技术要求、检验、标记、涂装与防护。本部分适用于铁道车辆最高运行速度小于或等于200km/h的新制车轮、新制车轴和新制制动盘的组装。本部分不适用于动力轨道车辆轮对组装和注油压装轮对组装。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TB/T1010铁道车辆轮对及轴承型式与基本尺寸TB/T1013-碳素钢铸钢车轮TB/T2708铁路快速客车辗钢整体车轮技术条件TB/T2817铁道车辆用辗钢整体车轮技术条件TB/T2945铁道车辆用LZ50钢车轴及钢坏技术条件TB/T2980机车车辆用制动盘3零部件技术要求3.1总则车轴、车轮、制动盘应符合按规定程序审批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要求。3.2车轴3.2.1车轴应符合TB/T1010、TB/T2945或相应的技术文件的要求。3.2.2轮座(盘座)的终加工可以采用磨削或滚压工艺。采用滚压工艺作为终加工时,轮座(盘座)终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Ra上限值为3.2μm后方可进行滚压加工。轮座(盘座)经磨削或滚压加工后表面粗糙度Ra上限值为1.6μm,圆度公差为0.02mm,货车轮座(盘座)的圆柱度公差为0.05mm,客车轮座(盘座)的圆柱度公差为0.015mm,客车轮座(盘座)的跳动为0.03mm。其大端应在内侧。3.3车轮3.3.1车轮应符合TB/T1010,TB/T1013、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