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35. 240. 40A 11JR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JR/T 0098.1—2012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第1部分:移动终端非接触式接口China financial mobile paymentTest specifications-Part 1: Mobile device contactless interface2012-12-12发布2012-12-12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JR/T 0098, 1—2012目次言I引言.III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符号和缩略4测试环境5测试案例, JR/T 0098. 12012前言《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标准由以下8部分构成:第1部分:移动终端非接触式接口:第2部分:安全芯片;第3部分:客户端软件:第4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第5部分:安全单元(SE)嵌入式款件安全:第6部分:业务系统;第7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第8部分:个人信息保护。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卡检测中心)、中金国盛认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信息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款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复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思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积、陆书春、潜润红、杜宁、李兴锋、张雯华、刘力惊、刘志刷、聂丽琴、李晓、尚可、郭栋、熊文韬、宋静、李宏达、王冠华、胡一鸣、张晓、平庆瑞、张志茂、陈君、彭美玲、李微、陈吉、程恒。II JR/T 0098. 1—2012引随着智能移动终绩的普及和移动近场支付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近场支付通讯的稳定可靠、快速有效的需求变得超来超迫切。非接触接口通讯机制作为切实满足近场支付通讯的有效方式,以其便捷的操作、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移动近场支付通讯的重要基础设施。考虑到移动终端内部结构的多样化,一兼容的非接勉接口在近场支付通讯中极其重要,为确保移动支付近场通汛的稳定运行,在充分考虑兼容性和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本部分从电气特性、通讯协议、传输性能三个方面提出对非接触接口的检测要求。111 JR/T 0098,1—2012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第1部分:移动终端非接触式接口1范围本部分是对参与移动支付的非接触SE的非接勉接口检测规范,本部分主要包括非接触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部分、通讯协议部分的测试要求和测试案例,本部分在兼容国际标准的同时,针对移动支付的特点及非接触接口规范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间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对非接触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检测标准,保障了移动支付环境中的非接链接口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本部分适用于移动支付移动终端相关的设计、制造、管理、发行、受理、检测及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集成和维护等相关部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R/T0025.12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12部分:非接触式IC卡支付规范JR/T0045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检测规范符号和编略语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PCD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接近式耦合设备(读写器)PICCProximity IC Card接近式IC卡。此处亦指可支持PICC模拟模式的移动支付终端设备,形态包括基于SWP接口(U)SIM卡、基于SWP接口的智能SD卡、全终端和双界面(U)SIM卡等。4测试环境对于测试环境的要求根据测试对象不同分为以下三种:环境一;当移动终端开机时,或关机但电池仍能通过电源管理系统正常提供电源能量时,安全芯片SE可使用移动终端的电池作为电源能量,并应能正常执行非接触通讯交互和金融应用,环境二:当移动终端的电池被取下时,或电池无法通过电源管理系统正常提供电源能量时,安全芯片SE可选择使用CLF芯片从受理终端的工作场中够应得到的电源能量,并应能正常执行非接触通讯交互和金融应用。环境三:当移动终端进行通话通讯、数据传输等无线通讯时,测试对象应能正常执行非接触通讯交互和金融应用。检测对象与检测环境的一致性要求请见表1。其中必须表示该检测对象在相应的环境要求下必须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HJ 708-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钢铁建设项目.pdf
- LY_T 2073-2022CN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生产综合能耗.pdf
- JB 2542-1991光学计量仪器用光学机械测微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 FZ 66201-1995特种工业用丝绸.pdf
- DB37T 1404-2009无公害食品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 DLT 911-2004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pdf
- GA_T 1620-2019法庭科学 生物检材中扑尔敏检验 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 DL_T 1105.4-2010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 第4部分:磁记忆检测.pdf
- JC_T 2486-2018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自动液压机.pdf
- LY_T 3171-2020林业和草原行政许可实施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