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痞”医案21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肝痞”医案21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肝痞医案21例,以供大家参详。 1 施某,男,44岁。初诊2008年8月13日。 主诉:脂肪肝,发热伴肝区不适3日。 患者2008年7月30日检肝功能示:总胆红素18.3μmol/L,谷氨酰转移酶 100U/L,三酰甘油2.09mmol/L,总胆固醇6.03mmol/L。2008年7月30日心电图示:T波变化。B超提示:脂肪肝。 血黏度增高。 现症:肝区刺痛,发热,刻下体温37.6℃,乏力,纳差,便调,腰酸,血压 160/100mmHg。 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弦。 中医诊断:肝痞。 西医诊断:脂肪性肝炎。 辨证:痰瘀互结,肝阳上亢,肝络不和。 治法及方药:化痰活血,平肝息风,疏肝和络。 丹参10g 郁金10g 白花舌蛇草30g 紫花地丁30g 败酱草30g 青叶20g 茵陈30g 炙鸡金20g 钩藤30g(后下) 黄芩30g 夏枯草30g 川牛膝20g 延胡索10g 连翘30g 栀子10g 莱菔子30g 7剂 二诊(2008年8月20日)热退,肝区疼痛,夜寐不安,头晕,乏力,纳可, 血压110/75mmHg。 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弦。 原方加制何首乌30g。7剂。 三诊(2008年8月27日)8月22日检: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总胆红素17.8μmol/L,谷氨酰转移酶70U/L,三酰甘油2.09mmol/L, 血黏度升高,甲胎蛋白(-)。 无发热,头晕止,肝区疼痛,口苦,夜寐梦多,胸闷心慌,血压 125/90mmHg。 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弦。 8月13日方加制何首乌30g、合欢皮15g。 14剂。 四诊(2008年9月24日)肝区劳累后轻度刺痛,腰酸,左足跟痛,血压 110/80mmHg。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丹参10g 郁金10g 白花舌蛇草30g 紫花地丁30g 败酱草30g 大青叶20g 茵陈30g炙鸡金20g 钩藤30g(后下) 黄芩30g 夏枯草30g 川牛膝20g 延胡索10g 连翘 30g 鸡血藤20g 菔子30g 桑椹子30g 制何首乌30g 杜仲10g 14剂 五诊(2008年10月16日)10月14日复查肝功能正常,三酰甘油1.91mmol/L。肝区无不适,腰酸,血压110/80mmHg。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9月24日原方14剂。 【按语】脂肪肝根据病理改变分为三期:第1期不伴有炎症反应;第2期脂肪肝伴汇管炎症,也称脂肪性肝炎;第3期脂肪肝伴肝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乃至完全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称为脂肪肝性肝硬化。 本案患者肝区刺痛,并有体温升高,肝功能指标中总胆红素异常,诊断为脂肪性肝炎。 因痰瘀互结,阻滞肝络所致,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病,素体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拟以化痰活血、平肝息风、疏肝和络为治疗法则。 方用张氏的经验方——降脂理肝汤,加用紫花地丁、败酱草、大青叶、茵陈、连翘、栀子清热解毒退黄,钩藤平肝息风,黄芩、夏枯草清肝泄热降压。 经治疗,患者热退,血压及总胆红素指标降至正常,酌加制何首乌育阴潜阳,培补本元。 张云鹏 2 葛某,男,59岁。初诊2009年6月18日。 主诉: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异常。 患者有脂肪肝、高血压病史。 2009年4月27日检查:透明质酸102.36ng/ml,层黏蛋白145.3ng/ml,Ⅱ型前胶原132.58ng/ml,Ⅳ型胶原94.2ng/ml。 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8U/L,总胆固醇6.6mmol/L,三酰甘油 3.63mmol/L。B超:脂肪肝,胆囊结石。 现症:自觉乏力,肝区胀闷,胸闷叹息,大便偏干,纳佳。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弦。 中医诊断:肝痞。 西医诊断:脂肪性肝炎。 辨证:痰瘀互结,热毒内蕴,肝络不和。 治法及方药:化痰活血,清热解毒,疏肝和络。 泽泻10g 决明子30g 丹参10g 郁金10g 莱菔子30g 生山楂30g虫10g 夏枯草30g 柴胡6g 赤芍15g 金钱草30g 炙鸡金30g 马鞭草30g 丝瓜络6g 白檀香6g 砂仁6g(后下) 连翘20g 水红花子15g 柏子仁30g 瓜蒌仁30g 钩藤30g(后下) 14 剂 二诊(2009年7月30日)药后肝区不适、胸闷改善。 自觉中脘胀痛,大便偏干,肩背板紧,目糊,心区不适。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弦。 原方加佛手15g。14剂。 三诊(2009年8月20日)2009年7月31日复查:透明质酸21.64ng/ml,层黏蛋白116.88ng/ml,Ⅱ型前胶原67.19ng/ml,Ⅳ型胶原45.29ng/ml。 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1U/L,三酰甘油 0.93mmol/L,总胆固醇3.38mmol/L。 肝区不痛,胸闷、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