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CCS
65.020.01
B 04
N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NY/T 3862—2021
茶云纹叶枯病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onitoring tea brown blight disease
2021-05-07 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I
NY/T 386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海关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文兴、倪德江、王振华、王琴、宋育林、余志、郭飞。
NY/T 3862—202
茶云纹叶枯病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云纹叶枯病的监测时期、监测点和监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茶区茶云纹叶枯病的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茶云纹叶枯病 tea brown blight disease
茶叶枯病
由山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侵染茶树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 片,可导致叶片脱落;也可危害新梢、枝条和果实,导致新梢枯死和树势衰退。茶云纹叶枯病的分布与危 害、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见附录A。
3.2
监测 monitoring
对茶云纹叶枯病在茶树上的发生和危害状况进行持续的鉴定和检测过程。
3.3
实时荧光定量 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在 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报告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 PCR 进程,最后通过 Ct 值 (cycle threshold)和标准曲线对起始云纹叶枯病菌DNA 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3.4
五点式取样法 five spot sampling method
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4个与中点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的 取样方法。
3.5
发病率 disease incidence
发病的普遍程度,用病叶(果、株)数占调查总叶(果、株)数的百分率表示。
3.6
病情指数 disease index(DI)
根据一定数目的植株或植株器官各病级数量计算平均发病程度的数值。
4 鉴定方法
4.1 样品采集
对随机选取叶片先进行目测,对出现黄绿色至深浅褐色、灰白色相间不规则形病斑叶片进行现场鉴
2
NY/T 3862—2021
定,并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危害症状见附录 A。
4.2 实验室鉴定
4.2.1 形态特征鉴定
将可疑的病变组织,剪成0.4 cm×0.4 cm小片,在1.0%(V/V) 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5 min,灭菌水 冲洗3次,灭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每皿放置3片~4片,25℃培养, 3d 后开始观察。解剖镜下发现有菌丝长出,立即挑取菌落边缘菌丝,转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纯 化培养。7 d 后用显微镜观察,记录其形态特征,参照附录A 描述的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4.2.2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鉴定
从现场采回的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进行分子鉴定,实验步骤按附录B 的规定执行。
4.3 结果判断
4.3.1 病原形态特征鉴定
当从采集的样品叶片中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培养性状或形态特征应符合附录A 描述特征,即可判定为 样本中含茶云纹叶枯病菌。
4.3.2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鉴定
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进行分子鉴定,如果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没有扩增,同时阳性对照有 有效扩增,表示测定结果可靠,并根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Ct 值判断茶叶是否有茶云纹叶枯病菌。
5 监测方法
5.1 监测植物
对茶云纹叶枯病感病和抗性较差的茶树品种和品系。
5.2 监测时期
每年的5月~10月。
5.3 监测内容
5.3.1 病情调查法
每个县(地区)选取代表性的3个~5个茶园作为观测点,每个点要求2.0亩以上茶园面积。采用5 点式取样法每点随机选取50个叶片,每隔10d 调查一次。将调查结果填入表C (见附录C)。
5.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Y_T 788-2018CN 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docx
- NY_T 796-2021CN 稻水象甲防治技术规范.docx
- NY_T 605-2021CN 焙炒咖啡行业标准.docx
- NY_T 823-2020CN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docx
- NY_T 604-2020CN 生咖啡行业标准.docx
- NY_T 491-2021CN 西番莲行业标准.docx
- NY_T 893-2021CN 绿色食品 粟、黍、稷及其制品.docx
- NY_T 901-2021CN 绿色食品 香辛料及其制品.docx
- NY_T 924-2021CN 浓缩天然胶乳 氨保存离心胶乳加工技术规程.docx
- NY_T 842-2021CN 绿色食品 鱼行业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