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大事年表.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子物理学大事年表 原子物理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 384~322 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四元素说”。 公元前 500~400 年 古希腊人留基伯及其学生德谟克利特等古希腊哲学家首先提出“原子说”。 公元 1661 年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首先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公元 1687 年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奠定了经典力学基础,引入超距作用概念。 公元 1774 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质量守恒原理。 公元 1789 年 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首先发现了自然界中最重的元素——铀。公元 1808 年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他的著名著作《化学哲学新系统》中,提出 了用来解释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学说”。 公元 1811 年 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理想气体分子的假设,得出了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并在 1865 首次实验测定。 公元 1820 年 瑞典化学家白则里提出了化学原子价概念,并在 1828 年发表了原子量表。 公元 1832 年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了电解定律。 公元 1854 年 德国的吹玻璃工匠兼发明家盖斯勒用“盖斯勒管”进行了低气压放电实验。 公元 1858 年 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在研究低气压放电管时发现面对阴极出现绿色辉光。 公元 1864 年 德国物理学家汗道夫发现阴极射线。 公元 1869 年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和德国化学家迈耶按照原子量的顺序将元素排成了“元素周期表”,又在 1871 年写成了《化学原理》一书。 公元 1876 年 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断定低气压放电管中的绿色辉光是由阴极射线产生的。 公元 1884 年 瑞典化学家阿仑尼乌斯首先提出了电离学说,认为离子就是带有 电荷的原子。 公元 1885 年 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用实验证明阴极射线是一种具有质量带有电花的粒子流,而不是没有质量的光束。 公元 1891 年 爱尔兰物理学家斯托尼首先提出把电解时所假想的电单元叫做 “电子”。 公元 1895 年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 12 月 28 曰宣布发现了 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为此他获得了 1901 年度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物理学家佩兰断定阴极射线确是带负电荷的微粒流,他曾因研究物质的间断结构和测量原子体积而获得了 1926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物理学家洛伦茨首先提出了经典电子论,他还确定了电子在电磁场中所受的力,即洛伦茨力,并预言了正常的塞曼效应。 公元 1896 年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 3 月 1 曰用铀盐样品进行实验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他也是第一个使用乳胶照相探测射线的科学家,为此同居里夫妇一起获得 1903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在研究外磁场作用下的光发射时发现塞曼效应,这也是磁场对原子辐射现象的影响,为此他获得了 1902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 1897 年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在 4 月 30 曰从阴极射线的研究中证实了电子的存在。由 于他在研究电在气体中的传导所作得的重大贡献而获得 1906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7~1914 年,美国物理学家米利肯等先后多次精确测量电子的质量和电荷, 1899 年又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米利肯因对电子电荷的测定和光电效应的研究获 得 1923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 1898 年 后来加入法国籍的波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证明含有铀元素的化合物都具有放射性,并由此发现了“镭”。 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等在《自然》杂志 11 月 16 曰这一期里第一次写下 了“放射性”这一术语。 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等放射性元素,由于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和对铀的研究,在 1903 年同贝克勒尔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外,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 获得 1911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连续两次荣获科学上最高奖赏的女科学家。 汤姆逊提出了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即“正电云”原子模型,俗称“西瓜模型”。公元 1899 年 贝克勒尔等人发现射线在磁场中发生了偏转现象。同年,新西兰出生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区分了前两种不同辐射,分别叫做“α 射线”和“β 射线”,并指出β 射线和阴极射线一样也是带负电的电子流。 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发现了光对固体的压力并进行了测量。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从一些毫无放射性的普通金属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放出电子的现象中发现了“光电效应”。 公元 1900 年 贝克勒尔从 β 粒子流的研究中发现它的质量和电荷都与电子相同。卢瑟福等从射线的研究中又辨认了第三种射线为“γ 射线”。 卢瑟福第一次测量了放射性的周期并引入了“放射性常数”这一术语。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 12 月 17 曰柏林科学院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热 辐射公式中的量子假设。后因为阐明光量子理论而获得 1918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