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音韵学基础课件.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通论》 音韵学基础 学习秘诀: 1背诵记忆 2联系现代汉语语音及方言理解掌握 教学安排:12学时 教学内容:1音韵学的基本概念;2语音史概述;3诗律平仄。 学习目标: 了解汉语音韵的声韵调古代与当今的区别和联系。了解汉 语音韵的韵图。了解 《广韵》35声母、206韵。了解汉语 语音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了解平水韵106韵。 Ø 掌握三十六字母、全浊声母、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反切等重要概念。 Ø 掌握中古声调到现代声调的演变。 Ø 掌握上古声母的特点及相关证明。 Ø 掌握诗律平仄拗救问题。 第一节 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声纽 韵母、韵 声调平仄 注音方式 韵图 Ø重点记忆: 三十六字母、 全浊声母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反切 1声纽 1.1发音部位 Ø普通话唇音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 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 音。 Ø五音指: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后来又增加了半舌音、半齿音,形成了七 音。 1.2发音方法 Ø清浊两类。 Ø清辅音是指发音是声带不颤动,又叫做不 带音的声母;浊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 而发出的音,又叫做带音的声母。古人称 为 “浊”或 “全浊”。 Ø清音分为全清、次清;与辅音的送气不送 气有关。全清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 擦音和塞擦音。次清就是送气、不带音的 塞音、塞擦音。 Ø浊音分为全浊、次浊。 Ø全浊是指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普通话中已经消失) Ø次浊是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下面是普通话的声母表: 1.3三十六字母 唐朝末年有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印度梵 文的音理,制定了30个字母。到了宋代, 发展为36个。这三十六字母,大体上代表 了唐末宋初时期的汉语声母系统。 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 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 影喻晓匣;来日。 並 1.4全浊声母的消失 中古10各全浊声母字: 唇音 重唇並、轻唇奉、 齿音 齿头从、邪、正齿床、禅 舌音 舌头定、舌上澄 牙音群 喉音匣。 消失的声母,跟声调有很大关系,平声归入 相应送气音,仄声归入不送气音。 2韵母、韵 Ø韵母通常由韵头 (介音)、韵腹 (主要元 音)、韵尾 (尾音)三个部分组成。 Ø现代汉语的韵尾有三类:第一,开韵尾; 第二,元音韵尾;第三,鼻音韵尾,以辅 音n、ng为韵尾。 Ø押韵的要求是韵腹和韵尾相同,所以最容 易构拟古代韵母的韵腹、韵尾 。韵书的韵 除了韵腹、韵尾相同,声调还要一致。 Ø依据韵尾将韵分作 “阴声韵”、 “阳声韵”、 “入声韵”。 Ø阴声韵:包括元音韵尾的韵和没有韵尾的韵。 《广韵》一共有26个阴声韵。 Ø阳声韵:以鼻音韵尾[m]、[n]、[ŋ]为韵尾的韵。 如 《广韵》侵、覃、盐、东、钟、真、阳、唐。 Ø入声韵:以[p] 、[t]、[k]为韵尾的韵。如 《广 韵》屋、沃、烛、觉等。 3声调和平仄 Ø现代汉语有四个调类,称为四声: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 Ø古代的四声为平、上、去、入。 Ø平仄就是利用汉语声调高扬拐降长短舒促 的特点,造成回环往复顿挫的节奏美。诗 词平仄的 “平”指的就是声调中的平声, “仄”指声调中的上声、去声、入声。 4古代汉语的注音方式 4.1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注音。 如 《康熙字典》中 “尨,音茫”, “屯, 音盹”。 4.2譬况法 ,用一个读音相似的字来给另外一 个字注音,中间以“读若” “读如”连接, 构成 “甲读若乙”的形式。 字音相若并不等同,往往只能反映近似的 音,不准确 。 4.3反切法 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普遍最重要 的注音方式,兴起于汉末。唐代以前称 “某某反”,唐代以后称 “某某切”。反 切是用两个汉字给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 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