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文地质学基础C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 02.课程代码:641002 03.课程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C 04.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Hydrogeology 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06.课程性质:选修 07.课程学时:32学时 08.课程学分:2 09.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10.开课学期:4学期(春季) 11.选用教材: 张人权主编:《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2011年,第六版 12. 主要参考书: [1] 薛禹群主编:《地下水动力学》,地质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2] 沈照理等编著:《水文地质学》,科学出版社,1985年 [3] R.H.布朗等编,赵耿忠、叶寿征等译:《地下水研究》,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年 [4] 任天培主编:《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6年 [5] 霍崇仁等编:《水文地质学》,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 [6] 朱学愚、钱孝星编著:《地下水资源评价》,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7] R.A.费里泽著,吴静芳译:《地下水》,地质出版社,1987年 [8] 石振华,李传尧主编:《城市地下水工程与管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9] 王大纯,张人权等主编:《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5年,第五版 13. 大纲执笔人: 14. 课程中文简介: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地下水动态与均衡、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基本特征等,为本专业的其它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15. 课程英文简介: Foundation of Hydrogeology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in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in hydrogeology, the physical mechanics of groundwater flow, the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and processes, groundwater regime and balance, and groundwater types. The knowledge herein forms the foundation of learning the hydrogeology. 16. 课程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教学任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地下水的功能,水文循环及其影响因素,岩石的空隙类型及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及水化学分析表示方法,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的基本特征等基础理论和方法。 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1.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1.2地下水的功能 1.3水文地质学发展简史 1.4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特点 第二章 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 (2学时) 2.1地球中水的分布 2.2地球中水的循环 2.3中国水资源概况 2.4中国地下水概况 第三章 岩土中的空隙和水 (3学时) 3.1岩土中的空隙 3.2岩土中的水 3.3与水有关的岩土性质 3.4有效应力原理与岩土体变形破坏 第四章 地下水的赋存 (3学时) 4.1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 4.2含水系统 4.3潜水、承压水和上层滞水 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原理 (4学时) 5.1渗流基本概念 5.2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5.3流网 5.4饱水粘性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第六章 包气带水 (2学时) 6.1毛细现象和毛细水 6.2土壤水势及其组成 6.3包气带水的分布与运动规律 6.4涉及包气带水的主要领域 第七章 地下水的化学组分及其演变 (4学时) 7.1概述 7.2地下水化学特征 7.3地下水中的微生物 7.4地下水的温度 7.5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 7.6地下水基本成因类型及其化学特征 7.7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图示 第八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4学时) 8.1概述 8.2地下水补给 8.3地下水排泄 8.4含水层之间的补给与排泄 第九章 地下水流系统 (2学时) 9.1水文地质学中系统概念的引入 9.2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9.3地下水流系统的水动力特征 9.4流域盆地地下水流模式 9.5地下水流系统的水化学特征 9.6地下水流系统的水温度特征 9.7不同介质中的地下水流系统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