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到精密核磁共振仪的诞生,科学家才探明这种信息物质的全部化学结构。它并不是结构十分复杂的物质,化学家可以在实验室里将它合成出来,并在播种前,洒在大地里。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59页。 亚细亚刚毛草种子的“化学雷达”收到农民“种粮”信号后,便破土出芽,结果无法找到宿主而死亡,农民清理掉枯死的寄生草之后,再播种粮食就不会受到干扰。科学家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识别另外一些寄生草的信息物质,从而制服了更多的寄生草。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0页。 科学家的目标是找出这种信息物质,以便阻断这种信息的传递。然而,由于这种渗出的物质极其微量,竭尽全力也只能收集到千分之几毫克,所以一直未能解析出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1页。 直到精密核磁共振仪的诞生,科学家才探明这种信息物质的全部化学结构。它并不是结构十分复杂的物质,化学家可以在实验室里将它合成出来,并在播种前,洒在大地里。亚细亚刚毛草种子的“化学雷达”收到农民“种粮”信号后,便破土出芽,结果无法找到宿主而死亡,农民清理掉枯死的寄生草之后,再播种粮食就不会受到干扰。科学家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识别另外一些寄生草的信息物质,从而制服了更多的寄生草。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2页。 1.3 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当今的机会 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实用的学科,它不但使人类由古代穴居人的野蛮生活进化到现代高度文明和谐的环境中,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类生存环境及质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使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社会发展的种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3页。 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4页。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诞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的父亲曾是一个水手,后来当过建筑工程师。在一次火灾中,他的财产被烧毁,只好借债度日。在诺贝尔4岁的时候,老诺贝尔离别了妻儿,离别了祖国,到芬兰谋生。不久,又来到俄国。在那里,老诺贝尔发明了水雷,受到了俄国皇室的重用。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5页。 诺贝尔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诺贝尔8岁的时候,在斯德哥尔摩的雅拉布小学读书。他只念了一个学期。由于老诺贝尔在俄国找到了工作,全家就搬到彼得堡(即现在的列宁格勒)。 到了彼得堡,诺贝尔听不懂俄语,没办法上学,只好跟两个哥哥一起,在家自学。从此,诺贝尔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他的学问,全靠自学得来的。 由于老诺贝尔研究水雷,使诺贝尔对炸药发生了莫大的兴趣。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6页。 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罗(Ascanio So brero,l8l2~1888)l847年在报告他的研究成果时说,用硝酸和硫酸处理甘油,得到一种黄色的油状透明液体,即硝化甘油,“这种液体可因震动而爆炸,将来能做何用途,只有将来的实验能告诉我们。”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7页。 西宁教授在圣彼得堡做锤击硝化甘油发生爆炸实验给诺贝尔看,并说,如能想出切实的办法使它爆炸,它将在军事上大有用处。这引起了年轻诺贝尔的极大兴趣。从此以后,诺贝尔对此念念不忘,决心要完成这一发明。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8页。 诺贝尔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认识到要使硝化甘油爆炸,必须把它加热到爆炸点(170~180℃)或以重力冲击。寻求一种安全的引爆装置正是诺贝尔为自己确定的课题。1862年5月,随着一声剧响,水沟水花四溅,地动山摇,他第一次发现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原理。用少量的一般火药导致硝化甘油猛烈爆炸就是诺贝尔发明的“引爆物”。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69页。 在当时,大批量生产硝化甘油充满了风险。诺贝尔着手改进生产工艺,力求做到安全生产。由于多次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极为悲伤、特别是1864年9月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家住宅附近实验室的硝化甘油爆炸事故,使从事实验的5个人全部死于非命,其中包括诺贝尔最年轻的弟弟卢得卫,他的父亲也受了重伤。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70页。 然而诺贝尔仍勇往直前,决不畏缩。他发明了用冷水管散热生产硝化甘油的冷却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机器,初步扫除了大批量生产的障碍。 化学与人类及趣味化学全文共84页,当前为第71页。 新的“炸油”在爆破工程上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很快地得到普遍应用。加上阿尔佛雷德?诺贝尔为了推

文档评论(0)

宋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