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docxVIP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词两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2、理解宾主互衬,虚实相衬的写作特点;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2、难点: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教学时教:一课时。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背诵《赤壁赋》关于赤壁环境描写的一段。 二、解题 1、以提问方式复习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 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 弟苏辙并称“三苏”。 2、关于豪放派词 豪放派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开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 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 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 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3、让学生介绍写作背景 苏轼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1079年,他突遭逮 捕,审讯,这是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他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总之,苏轼贬黄州, 是因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他这次受打击, 心情是复杂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抱负。 二、整体感知《念奴娇?赤壁怀古》 1、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 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 作低调处理 2、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板书) 上阕:(赤壁)所见:大江、故垒 所见:大江、故垒 所见:大江、故垒所想:千古风流人物乱石、惊涛 所见:大江、故垒 所想: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惊涛 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下阕:e怀古) 乱石、惊涛 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e怀古) (伤今)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所慨:多情善感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 所慨: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早生华发 风流潇洒 人生如梦才华横溢 人生如梦 《定风波》 1、导语:站在讲台前,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 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类推一下: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有什么寓意呢?板书:雨 明确: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 词“躲”字,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2、背景穿插 (结全以前所学及查资料获知) 明确: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 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疲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 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僧州,节度使 副使别驾。 3、内容分析: 上阕:“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关键词是“任”,含放任自由之意。此时在词人眼 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面对风雨,不惊不 避,不哀不伤,显示了词人的人格光辉。此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洒脱的生活态 度,尽行囊括。 下阕:“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关键词是“归”或“无”。心中无雨晴,纵然风雨 阴晴变化莫测,也左右不了词人的心境了。此句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宠辱偕忘、超乎物外 的旷达人生境界。 板书: 定风波冒雨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超然旷达,忧乐两忘雨过天晴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冒雨徐行 一蓑烟雨任平生 超然旷达,忧乐两忘 雨过天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二课时(拓展阅读)《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一、苏轼人生经历表: 1037年(眉山出生)玲1056 (进京科考,名动京师)玲1047 (自请出京,各州任职)玲1079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玲1085 (东山再起,杭州筑堤)玲1091 (再回朝廷,历任尚书)玲1094 (被贬惠州)玲1097 (流落脩州) 二、重点诗词赏析: 自请出京,各州任职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激艳晴方好,山色空濠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 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注释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文档评论(0)

137****12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0044334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