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死水分析和总结.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死水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 、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成语: 流水不腐,户枢( shu )不蠹( du )。(枢:门上的转轴;蠹:蠹虫,一种咬器物的虫子, 蛀蚀)〈出处:《吕氏春秋 * 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意为: 流动的水不会腐败变臭, 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蛀虫。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 蚀。 为什么“流水不腐”呢?因为它有生机和活力,水中会有水草生长,游鱼小虾生存。相反, 不流动的水就会因为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变成一潭死水。 时间一长, 还会腐败变臭, 让人避之 唯恐不及。 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却是以“死水”为题的。这就是闻一多先生的《死水》。 《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 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的梦境的康河, 而闻一多的 《死水》 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闻一多 (1899—— 1946 ),原名闻家骅, 湖北浠水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学者和民主战士。 他出生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幼年时深受古典诗词熏陶并酷爱美术。 1913 年考入清华学 校, 1922 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学习绘画和文学。 1923 年出版诗集《红烛》。 1925 年回国。 回国后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 “三美”主张, 即音 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928 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40 年代起,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1946 年 7 月 15 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 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1、 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品,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 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 (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 2、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3、 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四、 阅读第一小节: 1、 提问:这一小节中的“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了死水的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 2、 提问:“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3、 小结:这一小节突出了死水的特点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五、 阅读第二至第四小节: 1、 导读: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死水的?指名朗读。 2、 讨论作者的描绘方法: 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 (从色彩、形状、 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 ) 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的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3、 讨论作者写法的效果: 如:⑴、为何要用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明确: 作者意反衬死水绝顶的肮脏、 黯淡与污秽, 进而尖锐讽刺给黑暗的社会以无情的揭露 与批判。 ⑵、为何要写死水的歌声? 明确:意在反衬死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静。 六、 阅读最后一小节,教师指导: 一二两句的作者照应开头,并强调对死水的判断和批判的肯定。三四两句是作 者的愤激之语, 真实的意图是说: 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了, 唯一的办法是加 速它的来亡,用新的社会来取代它。 七、 讨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怎样在这首诗中体现的? 明确:这首诗中,作者以富有色彩感的词藻,绘声绘色,给人以视觉的绘画感;从诗歌的外 形看,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富有建筑美;诗歌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从内在的 韵律来看,每句四顿,富有音乐美。 死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 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文档评论(0)

tianshidechib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