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2017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新苏教版(2017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一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讨论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第二部分,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发光物体分为光源与反光物体两类,学会区分。第三部分,通过点燃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观察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到发光需要能量。 学习目标 1.观察各种光源,能区分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 2.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 3.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发现与分享。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举例说明光源的特征,区分光源与反光物体。 难点: 观察某些物体发光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火柴、蜡烛、钢丝球、两节电池、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装有细沙的托盘。 五、教学过程 (一)给光源分类 白天,阳光照亮大地;夜晚,灯光和烛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出示烛光、萤火虫、烟火、雷电图片 提问: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 【意图解析】在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引出光源的概念;强调其特征:能自己发光。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人造光源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 (二)比较光源与反光物 出示图片:玻璃幕墙、月光及其倒影 提问:这些物体是光源吗?为什么? 【意图解析】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胡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物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 (三)观察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到发光需要能量 1.活动一:点燃蜡烛,观察它燃烧发光的过程 蜡烛发光过程:点燃蜡烛,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而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2.活动二:给细钢丝通电,观察钢丝发光的过程 实验步骤:1.从钢丝球中抽出一根细钢丝,将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分别夹在细钢丝的两端。2.将两个鳄鱼夹立在沙盘中,把其中一根导线固定在电池的电极上。3.用另一根导线触碰电池的另一极,观察细铁丝发光的现象。 细钢丝发光过程: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注意:整个过程中细钢丝处于高温状态,千万不要用手触碰。 【意图解析】本活动就是通过做使某种材料发光发热的实验,引导学生感受光是一种能量表现形式,体会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 六、板书设计 光源(课题) 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二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于学生过往的知识与经历,围绕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传播路径的共同特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观察并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并根据光的这一特征,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说明生活中人们对于这一特征的利用。第三部分,制作一个简单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进一步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印证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关于小孔成像的发现。 学习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2.初步学会设计、制作、安装适宜的实验装置,观察并发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3.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合作与分享。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认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并发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四、教学准备 激光笔、带盖子的透明玻璃仪器、线香、火柴、手电筒、若干张硬卡纸、剪刀、橡皮泥、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蜡烛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寻找光的传播路径的共同点 出示图片:阳光穿过树叶间隙、云隙、汽车远光灯、打开的激光灯 提问:这些光的传播路径有什么共同特点? 【意图解析】通过分析讨论这些图片,共同特点是都能看见光束,而且光束看起来都是直线。 (二)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方法一: 把几支点燃的线香放入透明的玻璃容器内,盖上盖子。 待充满烟雾后,打开激光笔,并使光束从各个方向射入玻璃容器,观察光束在烟雾中传播的现象。 方法二: 1.剪三张同样大小的硬卡纸,在每张硬卡纸中间挖个小孔。 2.用橡皮泥固定硬卡纸,使它们保持直立。 3.左右移动硬卡纸,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 提问: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在排队中,怎样能判断队伍是否排齐? 【意图解析】通过两个不同的实验,利用某种特定的事物再现人们在自然或生活中所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情形。一是对比激光束与直线物体来证明光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正典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