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2017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新苏教版(2017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课题 给动物分类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 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 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 观看视频,回答 看图回答 交流 从视频和旅游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知道动物的种类很多,应该进行分类。 讲授新课 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 2、生物学家是怎么给动物分类的呢? 明确: 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具有脊椎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展示脊椎图片,让学生辨认脊椎。 4、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哪些? 5、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 二、摸脊椎活动 1、活动要求:两位同学互相合作,摸摸对方的脊椎是什么样的。每人体验一次。 提示:首先找准脊椎位置。 2、体验交流: 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脊椎摸上去是一节一节的。 3、思考:脊椎连接起来有什么作用? 三、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一)做脊椎模型 1、准备材料:线轴 6 个、圆纸片 5 张、棉线 、胶带、剪刀。 2、制作步骤 ①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②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 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③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3、试一试 ①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 ②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二)研讨 1、脊椎有什么作用? 明确: 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2、如果脊椎不是一节一节的,而是一整根,那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明确: 身体不能自由活动。 四、课堂练习 1、找找这些动物的脊椎,用彩色笔描绘出来。 2、你能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吗? 五、拓展提高 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提问:它们都是脊椎动物吗? 小组内确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阅读教材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脊椎 列举 两人合作,互摸脊椎,体验交流 认识材料 制作模型 动手试试 研讨交流 做练习 阅读教材 回答 给动物分类需要一定标准。按不同标准会有不同分类。 了解并学会生物学家给动物的分类。 了解常见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了解脊椎特点 实验探究脊椎的作用。 知识检测 提高保护意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它能使身体自由活动。生物科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把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需要爱护它。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2《鱼类》教学设计 课题 鱼类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脊椎动物中鱼类的共同特点 2、鳃和鳍是鱼的重要器官。 科学探索目标 1、观察鱼是怎么游泳的,进而探究鳍的运动作用。 2、实验探究水进出鱼身体情况,进而得知鱼的呼吸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鱼的种类非常多,占脊椎动物的大多数。 2、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 3、科学实验要适应自然规律。 重点 鳃和鳍的作用 难点 实验观察鱼的运动及其呼吸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各种各样的鱼类,占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你见过哪些鱼?(播放视频) 2、教师展示图片,提问鱼的名称。 明确: 鳜鱼:体侧扁,性凶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鲜美,是中国特产。亦作“桂鱼”,有些地区称“花鲫鱼”。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大,离水能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 花鲢鱼:周身黑白相间,肉质雪白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鲫鱼: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群行,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 3、这些鱼有什么共同特点?活成活动手册任务。 归纳: 身体呈梭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正典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