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标签 :标题 ]
篇一:心理访谈报告
【案例】
小杰 3 岁那年,父母离了婚,他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三个人的感情很好,但是从小
学开始小杰就出现了偷窃的行为,屡次管教,没有悔改,外公、外婆对此伤心、绝望。小杰
13 岁的时候,母亲改嫁并把他接来一起生活,刚开始一家人感情很好,自从发现小杰有偷
钱习惯后,一切都改变了。小杰经常拿家里的钱,偷亲戚的钱,小到几块大到几百块。小杰
用偷来的钱和朋友吃喝玩乐,吸烟、 上网、 赌博。有一次小杰甚至还因为跟同学一起偷铁进
了派出所,这让家人对他更加失望。为此,小杰妈妈非常着急,对孩子严加教育,甚至会动
手打他,但是这些做法都没有使小杰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小杰在家里几乎不说话,甚至很
长时间不回家。 有一次小杰因为拿了家里客人的钱, 继父第一次动手打了他, 从此他更加不
爱说话、不爱回家。 妈妈为了让孩子与原来的朋友切断联系, 举家搬到了现在的住处, 依然
无济于事。 现在母亲每天在家照顾两个不到三岁的女儿, 全家五口人的开销全靠丈夫每月微
薄的工资支撑。
评估与诊断:达到品行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
问题成因分析: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
家庭教育:怜悯是一种天然的能力,但爱不是一种天然的能力,需要在别人的教
授下习得。 家庭中的孩子首先需要 “被爱”,才能感知到什么是 “爱”,进而学会如何去 “爱
人”。然而,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是近乎“虐待式”的对待——亲生父亲连
枕头都不愿意给他买; 外公虽然内心在爱孩子, 却以极其粗暴的态度对待他; 母亲显然不是
不爱自己的儿子,但母亲经济拮据、 婚姻失败、改嫁生子,并且解决自己人生困难的方式也
十分愚昧, 其许多行为都是雪上加霜的选择, 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因此, 对于这个
孩子来说,他既不懂什么是爱,也不会表达爱,作为补偿,他选择在同伴那里,用金钱换取
友爱。
学校教育:教师都应该是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职业群体,可以起到
一个榜样的作用,给予学生关爱和人生的希望。案例中的孩子显然没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
学校教育。
社会的影响:孩子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教育,从小在家庭中进行,上学后在
学校和社会中接受引导和影响。孩子应该有机会接受特定信仰或宗教的正性熏陶和引导,
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目前,在我国很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育流于形式, 起不到真
正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甚至教育者本身都存在价值观的误区和品行问题。 榜样的缺失、 行为
失范是导致青少年步入歧途的原因之一。
总之:这个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因而形
成了品行障碍。
机构性疗法:青少年的品性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矫治,就有可能发展为反社会
人格。如果能够得到社会资源的资助,可以加入类似“青少年行为矫治训练营”等机构,
发掘其正性的社交资源, 避免他陷入用钱交友, 获得同伴接纳的误区。 如果目前社会资源不
够充分, 在孩子完成中学学业后, 可以考虑送孩子到军队接受军事化管理, 防止其品行障碍
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最终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
《我的儿子有救吗?》观后感
很久都不关注心理访谈栏目了, 从心理访谈栏目换嘉宾 (杨凤池、李子勋) 之后看的就少了,
今天的栏目是网友推荐看的, 因为知道我关注郑委老师。 告诉我说这期心理访谈有郑委老师
参加。 特意翻出 18 日的节目看。 看了之后心理有点闷闷的感觉, 这个感觉来自于这个案例,
也来自于这个栏目的改版, 怎么有那么多的嘉宾?心理专家为什么离当事人那么远?心理访
谈的定位是帮助那些心理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向观众展示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