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4/26 可修改 欢迎下载 * 2.发热与热型 发热的规律即热型,主要有: 稽留热——体温40℃左右,日差1℃以内;如伤寒极期。 驰张热——日温差大于2℃,最低体温不正常;很多传染病可以以此热型出现。 消耗热——日温差大于4-5℃,低温在正常以下,如败血症。 间歇热——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如疟疾。 回归热——高热骤起,持续数日后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重复高热,再退,如此反复。如回归热。 波浪热——渐升达高温后渐退,正常,低热数日后又重渐升……。如布氏菌病。 双峰热——一日间热上升、下降、上升、再降,每次升降差1℃;见于G-败血症、血吸虫病、黑热病等。 2021/4/26 可修改 欢迎下载 * 3.发疹:是传染病的重要特征,皮疹可分为:斑疹、斑丘疹、红斑疹、瘀点、疱疹、粘膜疹等。病种不一,疹型、出疹时间、顺序、消退情况均不一样。 4.病原体扩散形式 ①毒血症(toxemia):指毒素入血 ② 菌血症(bateremia):指病原体入血,但不在血中繁殖 ③ 败血症(hematosepsis):指病原体入血,并在血中繁殖 ④脓毒血症(pyotoxinemia):指脓细胞带病菌随血流播散,多为严重的G+菌败血症情况下发生,并因而发生迁徙性化脓性病灶。 2021/4/26 可修改 欢迎下载 * 5.临床类型 按疾病的性质分:急性(acute)、亚急性(subacute)、慢性(chronic) 按临床表现分:非典型(non-typical)、轻型(mild)、典型(typical)(普通型)、重型(serious)、暴发型(fulminant);非典型中包含:顿挫型(abortive type)、逍遥型((ambulatory form) 意义:A. 治疗对策不一;B. 流行病学研究; C. 预后分析6.血象 一些疾病WBC↓;另一些疾病WBC↑ 淋巴细胞↑及异淋出现 嗜酸性粒细胞的改变;伤寒减少;寄生虫增多 血小板的变化,HFRS↓ 红细胞中寄生疟原虫 2021/4/26 可修改 欢迎下载 * 传染病学(lemology):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及规律,诊断与治疗,促使康复,控制传播的临床科学。代表科室:感染疾病科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传播的原因和规律,以及预防措施和对策的科学,不属于临床。代表科室:感染办 2021/4/26 可修改 欢迎下载 * (二)人类对传染病的认识过程 人类认识传染病并和传染病作斗争经过了漫长历史。 1.我国对传染病认识的历史 (1)早在公元前八世纪的周代就知气候异常可致疾病流行;春秋战国时代就知道了许多疾病有传染性,可以流行。 (2)东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编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有与现代有关的传染病。 (3)三国时期蜀军南征七擒孟获时曾因瘴气而损兵折将,即已知军事活动与传染病关系密切。 (4)李时珍已知道将病人的衣服蒸过再穿就不会被传染。 (5)16世纪明代广泛应用人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的开端,是我们祖先对医学的重大贡献。 2021/4/26 可修改 欢迎下载 * 2. 西方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历史 直到18世纪才在我国的影响下由英国人琴纳发明了牛痘苗。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立在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西方医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7世纪中后期(1677年)荷兰的吕文胡克制造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9世纪后叶德国的郭霍发明了细菌培养及染色方法,开创了传染病研究的新纪元。20世纪40年代后一系列抗菌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先后问世,使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控制;近半个世纪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理论技术的发展使传染病的诊治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021/4/26 可修改 欢迎下载 * (三)传染病的现状 近代中国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时期,古代较先进的中国医学日渐衰落,加上反动统治的压迫和外敌侵略,人民生活穷困不堪,各类传染病猖厥流行,仅每年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发病率即达上千万人,丙型肝炎和霍乱等传染病也大举输入,以至于中国有“东亚病夫”之称,正所谓“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孙中山、鲁迅和郭沫若等仁人志士均先后东渡日本学医救国,但均因无所建树而最后弃医从政或从文。在旧中国传染病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 2021/4/26 可修改 欢迎下载 *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各级传染病研究机构和防治队伍,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进行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使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明显下降(如血吸虫病、疟疾、白喉、麻疹等),有些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