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讲 墨法(美化版).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讲 书法鉴赏之五 : 墨法 墨的常识 在 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 人们就以墨色或朱色在 陶器 上绘制各种 图案。 1973年在湖北江陵凤凰 山的 西汉墓群 中,首次发现 了一 丸小 圆形的整墨 (即墨丸), 距今亦有二千 多年的历史。 松墨 早期 ,墨由松烟和胶制成,再配以珍珠、 麝香、冰片、樟脑 、藤黄、犀 角、巴豆 等,有极强的附着性和防腐性。 松墨墨光如漆,香气袭人。 松墨宜书 油墨 宋代以后,又 出现 了油烟墨, 主要 用桐油烧制成的油烟制 成。 油墨墨色晶莹,光泽照人。 油墨宜画 中国四大名砚 端砚 、歙砚 、洮砚 、澄泥砚 (一作 “鲁砚”) 如何磨墨? 心不欲 急,要重按轻推,作顺时针方向研转。 注水宁少一 些,磨浓后再加。 磨墨的浓度以书写时不滞笔为度。 墨磨好后,稍沉淀,取 用上面一层 的墨汁,而弃其余滓。 砚要 常洗,墨色常新。 瓶装的墨汁胶质 太重,用时稍加 清水,再 用墨研到适用为止。 用不完的墨汁切忌倒 回墨瓶,以防变质腐臭。 什么是 “墨法”? 所谓 “墨法”,是指书法创作时对线条墨色浓度、 渗化状况的控制。 书法用墨之道 : 1)墨法 当以浓、润为主。 鉴赏书法作品的墨法,要看 它是否做到 了浓重而不迟钝 , 深沉而不飘浮,灵活而不呆 滞,淋漓而不秽浊,是否有 着劲气内敛,清光外溢的艺 术效果。 书法用墨之道 : 2)墨色变化 当出之自然。 欣赏书法作品的墨法时,墨 色变化是否自然也是一个重 要的观察点。 书法用墨之道 : 3)有意识地运用墨色的对比手法。 书法用墨的浓淡枯润只有在强烈的对比之下才能显示出它的变化。 于墨色浓重处出现一 些枯淡之笔,不但能表现 出一种韵律的变化, 而且可以使章法松动透气。 王铎行草书的黑色对比 不 同墨法的审美感受: 1)浓墨法的审美感受 墨色浓黑,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能入纸,具有凝重沉稳, 神采外耀的效果。 鉴赏浓墨,就在看它是否做到墨浓气活,而不枯裂。 苏轼 、颜真卿善 用浓墨 苏轼 : “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儿睛。”,认为用 墨光而不黑,失掉 了墨的作用;黑而不光则 “索然 无神 气”。 刘墉 : “浓墨宰相” 刘墉 (1720—1805),清 朝政治家、书法家。 刘墉的书法用墨亦浓重,书 风貌丰骨劲,被世人称为 “浓墨宰相”。 不 同墨法的审美感受: 2) 淡墨法的审美感受 淡墨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 鉴赏淡墨,就在看是否做到墨淡气雅,而不浅薄。 董其 昌善 用淡墨 董其 昌 (1555—1636), 松 江华亭 (今上海市)人。 明朝后期 书画家。 “破水”法:即在 书写时以 笔头蘸清水或以淡墨蘸浓墨 以求墨色的变化,书法追求 萧散 的意境。 董其 昌的行书 浓淡变化丰富,空 灵剔透,清静雅致。 王文治: “淡墨探 花” 王文治 (1730—1802),江苏丹徒人,清代 书法家、诗人。 其 书法即源于董其 昌,书风疏 秀清淡,被誉为 “淡墨探 花” 。 运用淡墨要 注意不要伤于浮薄。 周星莲: “用墨之法,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活与 华,非墨宽不可。不善 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 薄,不数年间, 已奄奄无 生气矣。” 不 同墨法的审美感受: 3)涨墨法的审美感受 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纸绢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 涨墨之妙正在 于它既保持笔画的基本形态,又有水墨漫漶所致的 朦胧 的墨趣 ,线面交融,给人以强烈的视 觉冲击。 王铎善 用涨墨法 王铎 的书法干淡浓湿 结合 ,墨色丰富,一 扫前人呆板 的墨法, 形成 了强烈的视 觉艺 术效果。 不 同墨法的审美感受: 4)枯笔法的审美感受 所谓 “枯笔”,即毫中墨少 而运笔速度加快时所 出现的笔触。 枯笔运用得好 ,能给人以一种苍劲老辣 的艺术感受。 徐 渭善 用枯笔 徐 渭(1521—1593) ,绍兴人, 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 道士、天池山人等,明代 文 学家、戏 曲家、书法家。 徐 渭行草书,运用枯笔,在 绞转 中犹如枯藤缠蔓,十分 雄健。 不 同墨法的审美感受: 5)渴笔法的审美感受 所谓 “渴笔”,即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