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椰风海韵.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椰风海韵 第五单元 椰风海韵 一、教 学 目标 (一)能够喜欢演唱高山族和黎族民歌,喜欢聆听广东音乐及福建南曲,并对与其相关 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用优 美抒情的情绪演唱《五指山歌》。能够背唱其中的一首歌曲。 (三)能够感受、体验《雨打芭蕉》及《八骏马》的音乐情绪,听辨广东音乐及福建南 曲乐队中的主要乐器,初步认识这两种音乐体裁的音乐风格。 (四)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奏《斗笠舞》,尽力使声部间做到和谐、均衡,并能为《斗 笠舞》的合奏即兴地编配打击乐伴奏。 二、教 材 分 析 (一) 《我的祖家是歌乡》  高山族人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台湾省。其次,在福建、武汉、北京、上海等地也有高 山族同胞散居。由于居住地区及语言上的不同,高山族又分阿美、排湾、泰雅、赛夏等十 几个支系。 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 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 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 其三为仪式歌。它多用于婚礼、葬礼及各种祭祀活动。 其四为叙事歌。它多以传说、故事为歌唱的内容。 在上述四类民歌中,除了单声部歌曲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多声部歌曲。  《我的祖家是歌乡》是流传在台湾高雄、台东一带的排湾支系民歌。它属于舞歌类的 “欢乐舞曲” 。这首歌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 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 《我的祖家是歌乡》为C 羽调、2/4 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四个乐句组 成。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二) 《五指山歌》  黎族分布在我国海南省各地。由于地区方言的关系,黎族又分为杞、侾、美孚、本 地、德透五个支系,在支系中还会分出更小的支系。 黎族各支系都有自己特定的传统音乐调腔。在传统音乐调腔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山 歌、情歌、劈山栏歌(一种刀耕火种时唱的劳动山歌) 、舂米谣(杵歌) 、犁田歌、打硪歌、 儿歌、叙事歌等民歌体裁。 第 1 页第 1 页 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椰风海韵 “啰呢调”是杞黎中最为流行的调腔。它因歌曲开头时常用“啰呢”之类的衬词而得名。 这种调腔的节奏从容、旋律舒畅、抒情性很强。《五指山歌》就属此类。  《五指山歌》是海南人民依据“啰呢调” 的调腔而创编的革命民歌。其内容是歌唱红军 胜利归来,嘲讽蒋军失败并逃往台湾的。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和问答的方式说明一个铁的 事实和真理——正义的红军必将战胜反动的蒋家王朝。  《五指山歌》为D 徵调、变换拍子,舒缓的速度,二部曲式结构。歌曲的两个乐段, 前 8 小节的旋律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用非常抒情的音调,表现相互关联的同一问题。尽管 它们有问有答,却前后呼应、珠联璧合。而两个乐段的第 9 小节之后,却是又有对比、又 有统一的。第一乐段的音调,自始至终是沉稳而抒情的。虽然歌者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但 好像他是在心照不宣地明知故问。而第二乐段的音调,先是用坚定的语气表现嘲讽的内 容:“蒋军失败流落海” ;而后又回到那种沉稳抒情的情绪中,以表现海南人民对红军崇 敬、爱戴、亲近的深厚感情。 (三) 《雨打芭蕉》 1. 《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中早期的优秀曲目之一。乐谱初见于1917 年(也有人说约 于 1920 年以前或 1921 年)左右丘鹤俦编著的《弦歌必读》。此曲最早由广东音乐名家吕 文成等灌制成唱片,后几经修改编配,版本很多。在“十年动乱”期间,为免遭“ 四人帮” 的 禁锢,曾改名为《蕉林喜雨》。粉碎“ 四人帮”之后,此曲才得以正名。  《雨打芭蕉》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一连串分裂的短句,顿挫 的节奏,犹如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芭蕉,使人联想到芭蕉婆娑起舞之态,更使人想像到 芭蕉丰收之后人们的欣喜之情。因此,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极富南国之情。  《雨打芭蕉》的结构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因而很难断然地将其划分成几个段落。但 是,为了使分析乐曲方便,我们把乐曲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三个乐句组成。其旋律紧密衔接、优美抒情,歌唱性很强,演奏得连贯而 流畅,表现了人们欢快愉悦的心情,也展现了诗情画意般的岭南风光。  这部分旋律

文档评论(0)

小蜗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