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氧气转炉炼钢的几个技术问题杨文远.docx

国内氧气转炉炼钢的几个技术问题杨文远.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氧气转炉炼钢地 几个技术问题 钢铁研究总院工艺所 杨文远 2009-4-1 1.转炉地生产能力及容量分布 我国 2008 年底地炼钢能力约为 6.6 亿吨/年,其中转炉炼钢能力约为 5.6 亿吨, 电炉钢 1.0亿吨 15%) ,不同容量转炉地分布如表 1.b5E2RGbCAP 表1国内转炉地容量分布 转炉类型 座数 % 吨位 % 平均容量 大型转炉 34 5.52 8910 20.19 262.1 中型转炉 151 24.51 18400 41.69 121.9 小型转炉 431 69.97 16830 38.12 39.0 合计 616 100 44140 100 71.7 表2国内大型转炉<200~300吨)地吨位及座数 序号 厂名 吨位汉座数 序号 厂名 吨位汉座数 1 宝钢一炼钢 300x3 7 鞍钢三炼轧 250x3 2 宝钢二炼钢 250x3 8 马钢四炼轧 300x2 3 武钢三炼钢 250x3 9 武钢四炼钢 200x2 4 首钢二炼钢 210 汉 3 10 鞍钢鲅鱼圈 300汉 3 5 首钢迁安 210汇3 11 邯钢四炼钢 300^2 6 包钢二炼钢 210 汉 2 12 曹妃甸(京唐> 300汉 3 共计12个炼钢厂,34座转炉总计8910公称吨. 我国转炉地总吨位及炉子总座数都是世界第一,但炉子地平均吨位为71.7吨 /炉,远低于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新建了很多大、中型转炉,但同时新 建了更多地小型转炉,使得我国转炉平均吨位近 17年内仅增加了 29.1吨/炉 <1992年转炉148座,总容量6305吨,平均42.6吨/炉).在我国小型转炉中,多数 小于 50 吨.p1EanqFDPw 近几年新建地转炉多数在100吨以上,其中包括鞍钢、武钢、马钢、京唐等 大型转炉厂,这部分钢厂地装备条件属于当前世界上地先进水平,在今后炼钢生产 中将起到重要作用.DXDiTa9E3d 我国转炉炼钢地年产能力大约过剩 1.4亿吨,首先应该关停小转炉,大、中型 转炉中地陈旧设备也应部分关闭. 近十几年国外钢铁企业都在淘汰落后设备 ,炉子地平均容量加大,数目减少. 例如德国自1970年以来转炉由45座减少到22座,电炉减少60座,平炉全部淘汰. 法国地转炉由29座减少到9座,淘汰了全部平炉.日本改造了一些落后地转炉厂, 如和歌山厂采用了新工艺由6座转炉减为3座转炉,其钢产量不变.美国地转炉数 目减少部分原因是被电炉短流程代替 .RTCrpUDGiT 近十几年来国外新建大型转炉厂不多 ,主要是俄罗斯几个钢厂地平炉改成 200~300 吨地大型转炉 .巴西和印度新建了几座中型转炉 .国外主要产钢国家转炉 平均吨位为 200 吨/座.我国转炉平均吨位为发达国家地 1/3.5PCzVD7HxA 2.转炉高效吹氧技术 采用转炉高效吹氧技术地目地是提高转炉生产率 ,降低成本和淘汰落后设备 . 自 1996 年以来钢铁研究总院在唐钢、涟源钢厂、海鑫钢厂、太钢、首钢、 宝钢、武钢等 22 个钢厂进行了强化转炉供氧操作地研究 .通过提高转炉供氧强 度和优化 造渣 操作 ,使转炉炼 钢地吹氧时 间缩短 1.5~3 分/炉,钢产 量提高 8~15%.jLBHrnAILg 在进行转炉强化供氧研究中,通常进行以下工作:①测量氧气管道压力损失? ②设计高供氧强化地喷头 .③测量喷头射流流场特性和进行氧射流与熔池作用地 水模实验?④制订新地供氧、造渣工艺制度,并通过在转炉上进行吹炼实验加以完 善.在实验当中对于化渣、喷溅、脱磷、脱硫等工程都要研究 .为了系统地了解成 渣过程与化渣状况 ,还对炉渣地流动温度、岩相进行了系统地检测 .通过上述研究 , 使转炉炼钢地供氧、造渣操作达到基本上合理 .xHAQX74J0X 转炉设备系统地改造通常包括加大氧枪直径、提高转炉风机地排烟能力和 烟气净化系统地能力 . 转炉进行强化供氧地设备改造和工艺研究地同时 ,还应使铁水、氧气、石灰 等原料供应、连铸地生产能力等与转炉地炼钢能力地提高相适应 .LDAYtRyKfE 近两年宝钢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进行地“大型转炉低硅铁水高效吹炼技术 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改进氧枪喷头参数 ,加入合成渣等措施 ,解决了低硅 铁水炼钢化渣困难 ,脱磷率低,粘枪、粘烟罩等问题 .同时,将转炉地氧流量由 5 万 Nm3/h提高到6万Nm3/h,缩短了供氧时间,提高了生产率.2005年在宝钢一炼钢进 行地高效吹氧技术研究,将氧流量由6万Nm3/h提高到6.9Nm3/h,供氧强度达到 3.83Nm3/t钢.使吹氧时间保持在14.5min/炉左右.而且化渣、脱磷效果良好.使供 氧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 1 是转炉高效吹氧地技术方案示意图 .Zzz6ZB2Ltk 图1咼效吹氧技术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