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几种不良水色的危害及相应对策.docVIP

水产养殖中几种不良水色的危害及相应对策.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水产养殖中几种不良水色的危害及相应的对策 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因水体的环境因子发生特殊变化,不良藻类、浮游动物等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种群的现象,这就形成了在养殖过程中危害鱼类的几种不良水色。 常见的不良水色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蓝水 这是养殖水体中常见的一种对养殖不利的水色,多发生在盛夏至初秋季节。蓝藻大量繁殖后,常在水面形成一层绿色的水华,故称‘蓝水’。 1)发生条件:当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过高,而氮磷比例较小(N∶P<10)时,蓝藻可从水体中摄取相对数量不足的有效氮,满足其生长。同时,还能分泌一种抑制其它藻类生长的物质,逐步成为水体的优势种群。蓝藻喜高温、强光和碱性水质,水温在28~32 ℃时繁殖最快。 2)危 害:蓝藻虽含丰富的蛋白质,但鲢、鳙摄食后不易消化,不利于生长。当蓝藻生长过于旺盛时,水体中的溶氧往往不够其生长需要而死亡,藻体被细菌分解时,会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氧,同时产生的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导致鱼类死亡。 3)防治措施: ① 蓝藻多发生在鱼类生长的旺季,一旦大量出现,对其杀灭有较大的危险性。可以通过经常性的注排水、增加底层水体溶氧量、泼洒微生态制剂调水博士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加速氮循环; ②全池泼洒有机酸解毒灵、净水宝,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促进其它有益藻类的繁殖,抑制蓝藻水华的发生。 ③蓝藻克星配合“二氧化氯”及早进行杀灭。杀灭后,应采取换水、施肥等措施,重新培肥水质。 二.红水 主要是裸甲藻,大量繁殖时,在阳光照射下反映出红棕色,俗称“红水”。 1)发生条件:裸甲藻喜欢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池塘中。北方地区,以井水为水源的池塘在5~10月份容易发生。 2)危 害:甲藻在池塘中大量出现,往往是水肥的标志,由于甲藻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藻类极度繁殖后,如遇天气、水温、酸碱度等变化时,易大量死亡,导致水质突变,成为“臭清水”,群众称之为“转水”。鱼类常因水体急剧缺氧和甲藻毒素而死亡。 3)防治措施: ① 养殖期间,可通过经常性的注排水控制水体肥度,保持透明度在20cm以上。 ② 全池泼洒磷肥水加颗粒氧,同时中午开增氧机,连续三天可缓解池鱼浮头现象。 ③ 全池泼洒底改连续2~3天,然后换水1/2左右。 三.黑水 系池中的残饵、动物残体、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有机质未得倒及时转化时,池水易变黑 1)发生条件:主要是每年的3-5月份,黑麦草大量投喂,由于水温低,池水浅,鱼类排的粪便未转化大量沉积在池底,导致池水“上清下黑”。 2)危 害:这些有机质腐败后,消耗大量溶氧,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氮、甲烷、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鱼类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侵染,甚至发生池鱼泛塘现象。 3)防治措施: ① 底好加磷肥水晴天上午全池泼洒。 ② 净水宝全池泼洒,第二天用调水博士全池泼洒 。 四.白水 系池中浮游动物(枝角类、轮虫、桡足类)大量繁殖将藻类吞食掉后形成的优势种,导致池水发“白”。 1) 发生的条件:多出现在水花下塘的前后;还有就是下肥比较多但长期不杀虫的成鱼池塘中,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生。 2) 危 害:当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因吞食掉水体中的藻类使水质变得清瘦,水体透明度可达50 cm以上,池中溶氧降低,引起浮游动物与鱼类抢氧,当天气突变时,可导致鱼类泛塘。 3)防治措施: ① 每天清晨沿池边一米泼洒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溶液,连续2--3天,过后施肥 . ② 鱼苗池可用精制敌百虫粉全池泼洒。 知识改变命运

文档评论(0)

150****0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