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1).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 (1) 《顽主》讲述三 T 公司开展“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 过”业务的“荒唐”故事,在这里连人的情感也可以被替代 或虚拟:业务员杨重代替王明水大夫与其女友刘美萍约会, 另一业务员马青代替一男士陪伴其妻子,等等。这种替代业 务的出现似乎是一个象征性信号:中国当代文化已经和正在 发生一场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以致人内心最隐秘而本真的情 感也可以替代、虚拟或出售了。文艺要表现情感、追求情感 真实,本是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的几乎无需论证的 基本“常识”之一。如今,当着情感已经变得可以随人随地 随时随意替代时,这种替代性情感还等同于往昔的本真情感 吗?我不得不感叹:洋溢浪漫气息的情感主义已经和正在让 位于充满消费文化色彩的后情感主义(参见我的《中国电影 的后情感时代》,《当代电影》XX年第2期)。 情感主义是指有关文艺必须表现人对现实的真实主体 态度的知识假定,它相信文艺中的情感应是真实的。以真实 地再现现实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作品自不必说了,即使是浪漫 主义式虚构作品也应能借助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人想起现 实中应当如此的真实情感。面对“文革”时期文学理论的过 度政治化弊端,文论界学者们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开始鼓 荡起异乎寻常的情感主义风暴:从马克思的“一切属人的感 觉与特性的彻底解放”这一思想的角度,上溯康德的主体性 理论,在感性与理性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把情感或审美情感推 向文艺表现的最高层面。不再是政治(思想)而是审美情感 (体验)从此成为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有关 “主体性”和“向内转”等争论也从不同方面凸显了情感主 义的这种中心地位。可以说,情感主义是对于泛政治主义的 一种剧烈反弹,为“新时期”以来文艺创作的开展及阐释提 供了一种基本的知识型,其标志性作品当有小说《黑骏马》 、 《北方的河》 、《古船》 等,影片《青春祭》、《巴山夜雨》、《良 家妇女》、《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野山》等。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这种情感主义从 1980 年代中后期起遭遇一连串震荡。 从外来影响来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以奇幻情感取代真实情 感,“接受美学” 以读者自主理解取代对于作者情感的体验, 以及杰姆逊等关于情感已经被商品化的后现代主义阐释等, 为善于模仿西方的中国人提供了情感主义链条在西方早已 脱链的范例。这种外来影响与更根本的内在冲突交织起来: 伴随着“寻根文学”热潮的是追寻中国古典文化根基及民族 精神的强烈冲动,这种寻根冲动倾向于把个体非理性本能、 民族原始巫术根基及边缘奇幻与神秘力量等潜藏的文艺动 力源发掘出来。这种包含多重复杂力量的文艺动力源对于已 有的简单而朴素的情感主义传统,势必形成剧烈摇撼。文学 中除“寻根文学”追求原始的奇幻与神秘情感外,一批“后 朦胧”诗人把情感从高雅层面推向日常生活(如于坚和伊沙 等);马原、苏童、余华、莫言、刘恪等“先锋小说”作者 则借助魔幻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外来感召,在新的“间 离语言”中重新书写已经变得隔膜的情感;刘恒、刘震云、 方方、池莉等的“新写实小说”让原本炽热的情感在日常生 活琐事的磨蚀中冷却到几乎零度。显然, “主体性”和“向 内转”等情感主义思潮竞相激荡的结果,是意料不到地迫使 原本统一的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情感主义走向破裂:原 始主义、日常主义、先锋主义、后现代主义分别成为上述文 学新潮的基本情感呈现模式。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从王朔的辉煌一时的小说写作中,可以见出情感主义的 破裂点和后情感主义的生长点之间的交汇。从《空中小姐》 开始到随后的 《浮出海面》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永 失我爱》等,可以见出情感主义原理继续控制的痕迹。但正 是在此期间,一种新的情感方式已经在旧的情感主义园地上 生长了。从《橡皮人》开始,主要以《顽主》 、《一点正经也 没有》、《你不是一个俗人》 及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 1991, 与人合作)等为标志,王朔的写作在 80 年代后期出现重要 转折——凭借独特的“调侃”拉开了中国当代后情感主义潮 流的闸门。尽管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体现回归情感主义 的某些迹象,但就在文坛产生的主导性影响而言,在调侃中 生成的后情感主义毕竟已成为王朔小说的鲜明特征。后情感, 在王朔这里正是可以替代的情感。如《顽主》所示,连人与 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都已成为职业公司的日常商务活动从 而可随意替代时,情感的真实性或本真性就被彻底消解了, 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话语虚拟,甚至是由商界操 纵的商务过程了。这种自觉地替代、虚拟或操纵的情感,显 然正是情感主义破裂后兴起的一种新型情感即后情感。根据 《顽主》改编的同名影片于 1988 年上映,宣告这种新兴的 后情感主义进入电影。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