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地震资料的采集2.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排列长度 显然,道间距大,排列长度大,工作效率高。不宜太大,相位追踪 对比困难,远处能量衰减大。 (4).偏移距 定义:炮点离最近一个检波器的距离,用X1表示。 工作中:端点不设检波器。一般为道间距的整数倍。 定义:离开炮点最远的检波点与炮点的距离,用Xmax表示。 最大炮检距与探测深度有密切关系。反射:目的层深度的0.7~1.5倍。 (5).最大炮检距 O (1)、时距平面图 定义:在平面上用时距曲线的方式表示炮点和观测地段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地下反射点的相互关系,在横坐标上标明激发点和接收点的位置,纵轴为时间。 2)观测系统的表示方法 (2)、综合平面图 端点放炮,24道接收,偏移距为一个道间距,每放一炮,排列和炮点向前移动两个道间距。 排列中的四种线 (3) 单次覆盖简单连续观测系统 可连续勘探整条测线以下反射界面,所得地震剖面为单次剖面。 由于在排列两端分别激发,又称双边激发观测系统。 (4)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O2激发,O1O2接收,用斜线段O2A表示,对R2R3进行了一次观测,叫单次覆盖; O1激发,又在O2O3接收,用斜线段AB表示,又对R2R3进行了一次观测,叫二次覆盖。 同理,可对R2R3段进行更多次覆盖。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对整条反射界面进行多次覆盖的系统。 多次覆盖技术:压制多次反射波之类的特殊干扰波,以提高地震 记录的信噪比。 对地下界面重复观测多少次就称为几次覆盖。 共中心点(反射点)叠加 第1炮第21道, 第2炮第17道, 第3炮第13道, 第4炮第9道, 第5炮第5道, 第6炮第1道。 下面以简单常用的单边放炮六次覆盖观测系统为例讨论。如图5.24示:每放一炮可得地下24个反射点,放完六炮,可得相应六个反射界面段。其中ABCD界面段,每次放炮都进行了观测,观测了六次。叫六次覆盖。 图5.24 单边放炮六次覆盖观测系统平面图 其中 都是来自A点的反射,都是A的叠加道集。 对其它反射点,也可找到相应的共反射点道集。 在放完6炮后,继续放第7炮、第8炮、第9炮、……,可得一条连续的六次覆盖剖面。为了设计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引入一些术语: n-覆盖次数;ν-炮点移动道数;N-仪器道数;S-系数 (单边S=1,双边S=2)。则有关系: 如采用单边放炮,且接收道为24道,上式变为 当n=6,ν=2,即每移动两道放一炮;当n=12,则ν=1。 为施工方便及便于资料处理,ν应取正整数。显然,对于单边放炮 的24道地震仪,覆盖次数n只能取12、6、4、3、2等5种形式。 第四节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 1、地震波的激发 1).地震勘探对激发条件的基本要求 激发条件:影响地震记录好坏的第一因素,得到好的有效波的基础条件。 (1) 有一定能量,保证获得勘探目的层的反射; (2) 有效波能量强,干扰波相对微弱,有较高的信噪比; (3) 频带较宽,尽可能接近δ脉冲(尖脉冲),以利提高分辨率; (4) 同点激发,地震记录重复性好。 2).震源类型 两类:炸药震源,非炸药震源。 (1) 炸药震源 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波频谱宽、能量强、高频成为丰富。 K是常数,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波主频f与药量Q的关系: 药量对频率成分的影响 上式可见,药量越大,激发产生 的频率越低。 表示不同药量在相同炮点和激发 深度处,同一接收排列接收到的信号 频谱(1lb=0.454kg)。 结论:在保证获得勘探目的层 反射前提下,尽量小药量激发, 以获得高频的地震波。 浅震:常用几十克到几千克的小 药量或雷管激发。 激发方式:地面爆炸,浅井爆炸。 浅井爆炸:井深0.7~1米,药包放在井中并将土回填埋实,促使能 量向下传播,压制干扰波(面波、声波等)。如下图所示。 井中爆炸的物理过程 瞬间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周围的岩石 空腔 破坏带 塑性形变带 弹性形变带 地震勘探一般讨论的问题是在弹性形变区 ② 高频震源枪 用震源弹射入浅孔(充水或潮湿的孔),爆炸激发地震波。 优点:定向发射,利于能量向下传播;高频成分丰富,利于高分辩率勘探。 ③ 电火花和空气枪震源多用于水上勘探。 电火花震源:利用电容器储存高压电能,在一瞬间通过水介质释放,在水中产生压力作用于大地而形成地震波。 空气枪震源:将压缩空气在短暂瞬间释放于水中,从而产生地震波。 特点:两种震源都安全,无环境污染,高频成分丰富,能量可调。价格较贵。 激发条件的选取 选取考虑的四因素: 激发子波的能量; 激发子波的频谱; 虚反射的影响; 激发岩性。 选取的两个因素: 激发井深; 激发的药量。 选取的原则: 激发产生的干扰波尽量弱; 目的层反射能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